马铃薯产业:从副食到主食看小土豆如何跨界
马铃薯前世今生
目前,被世界公认的马铃薯起源中心有两个:马铃薯栽培种起源于秘鲁和玻利维亚交界处的盆地中心地区,及南美洲秘鲁、玻利维亚沿安第斯山麓以及乌拉圭等地区。野生种起源于中美洲及墨西哥。
马铃薯从南美洲传到欧洲,有两条路线:一条是1551年西班牙人Valdevii将块茎带到西班牙介绍给国王,1570年引进并在南部种植,后来传播到欧洲大部分国家以及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另一条是1588年-1593年,马铃薯被引种到英格兰,并遍植英伦三岛及北欧诸国,后又引种至大不列颠所属殖民地及北美洲。
我国马铃薯的栽培始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京津地区可能是我国最早种植马铃薯的地区之一,已有近400年的栽培历史。在19世纪前期,我国的云南、贵州、山西和甘肃已有大面积种植,并有相当的产量。目前,全国种植面积较大的省份有甘肃、内蒙古、四川、贵州、云南。马铃薯栽培遍布全国,种植面积约8000万亩,在马铃薯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6个优势种植区域,分别是东北种薯和淀粉加工原料优势区;华北种薯和食品加工原料优势区;西北优质食用和加工原料优势区;西南食用和加工原料优势区;中原早熟菜用、出口优势区;南方冬作菜用、出口优势区。
马铃薯加工产品主要为四大类:马铃薯食品(马铃薯片、条、泥、丁、膨化食品及馒头、面条、米粉等传统食品),马铃薯粉条、粉丝,马铃薯淀粉(包括变性淀粉)和马铃薯全粉。马铃薯粉条加工是传统的马铃薯加工制品,但在加工质量和品牌开拓方面也都存在不少问题。马铃薯用于加工淀粉的比例小,与马铃薯生产比较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马铃薯多限于鲜贮、鲜运、鲜销、鲜食。在传统的膳食结构中,95%以上的马铃薯作为蔬菜鲜食,很少作为主食直接食用。近年来,马铃薯加工食品在我国备受欢迎。以薯条、薯泥为基本原料的麦当劳、肯德基食品已占据我国快餐市场的半壁江山,而从各种渠道进口的其它油炸薯片、膨化食品等马铃薯加工制品也在不断增长。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认识和对食物多样性的需求,以及各种媒介的宣传引导,马铃薯食品将逐步成为我国城乡调剂和丰富人民日常食物结构的主食之一,在日常膳食结构中占有一席之地。
未来发展憧憬
湖北三杰农业产业化有限公司
立足于挂面生产基础和当地马铃薯资源,研发出马铃薯挂面产品和马铃薯养生粥。“三杰牌”马铃薯面条获第12届武汉农博会“金奖农产品”。目前该公司马铃薯产品已销往全国。
该公司总经理孙云杰表示,我们是湖北最大的小麦粉及面制品生产企业,3年来,公司已生产马铃薯全粉配比为25%的马铃薯挂面和养生粥1306.5吨,产品很受欢迎,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丰富产品,强化宣传推介,不断增大产品覆盖面,让更多的消费者吃到马铃薯主食产品。
恩施州亚麦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作为恩施州唯一对接国家马铃薯主食化产业开发试点企业,以“恩施硒土豆”为原材料,3年累计生产销售马铃薯全粉配比30%的马铃薯糕点等系列产品726.4吨,带动该公司销售收入增加近4000万元。开发的马铃薯金丝蛋糕、富硒土豆烧分别荣获全国“十大糕点”“十大主食”称号。
该公司总经理洪志伟深信,通过公司旗下马铃薯产业链建设,主推马铃薯食品的营养健康品牌,将来消费马铃薯主食产品的消费者会越来越多。
湖北金银丰食品有限公司
作为“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国主食加工示范企业”,该公司致力于马铃薯面条研发,已成功开发出马铃薯全粉含量为25%的香思里马铃薯挂面,目前主要供应部队、机关事业单位、学校食堂、超市等。
该公司董事长蒋修军认为,马铃薯挂面口感柔软、爽滑,营养丰富,低脂肪,低热量,含有多种抗氧化剂、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等,经常食用,还有护胃、健脾、强身益肾和降压护心的功效,随着营养健康消费升级,马铃薯面条类主食产品必将引领小康社会消费新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