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湖北农民工求职:让农民工无忧前行
原标题:湖北从解决生活难题、保证工资发放、放宽落户政策入手让农民工无忧前行(聚焦农民工求职③)
今年30岁的程锋,曾是湖北孝感大悟县刘集镇店岗村屈指可数的“留守”年轻人。为什么不出去打工?家里母亲60多岁,长期患有胃病,还有一个聋哑的大伯需要照顾。两个孩子大的6岁,小的才4岁。老的老,小的小,怎么放心走?
2018年3月初,武汉市组织“情系汉企直通车”赴大悟等地开展贫困人员劳务对接活动。听说就在家门口,程锋决定去“碰碰运气”。最终他签约富士康,做仓库管理员。
“每个月4000多元的工资,还有‘五险一金’,比原来在村里务农、打打零工强多了。”程锋说,“现在生活上有低保兜底,看病有新农合报销,义务教育学杂费全免,村里也对贫困户采取了精准扶贫措施。老婆在家照顾老人孩子,我就安心出来打工了。”
不久前,湖北第十四年开展促进、保障农民工就业创业的“春风行动”,通过组织现场求职招聘、开展劳务协作、提供就业创业培训等多种形式,做好农民工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创业服务。让这些城市建设者更好地就业创业,首要就是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从“边缘人”到“市民待遇”
持有居住证的农民工可购房、考驾照、解决子女就学高考等问题
今年52岁的刘正美,是恩施州利川市柏杨坝镇人。19年前,由于和前夫感情不和,刘正美独自带着3个孩子从生活了30多年的武陵山脉中走出,来到武汉市青山区的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余家头库区工地上,做扣件保养、维修工作。一家四口人租住在工地附近一间10平方米不到的平房。
“那时候,我辛苦工作一个月的工资是400多块,租房和水电、买菜等日常开销加起来差不多要300元,3个孩子的学费一个月要25元。再加上一些其他的开支,每个月基本没什么结余。”刘正美说,一家人都不敢生病,要是有感冒、发烧等小毛病,也拖着“等自己好”。
由于收入不宽裕,加上那个时候外地户籍无法在武汉参加中考,刘正美的3个孩子上到初中就辍学出去打工了。
“刘正美”们面临的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难题,也是政府一直关心的问题。“这些年,我们不断完善居住证管理办法,符合规定、持有居住证的农民工可享受武汉‘市民待遇’,可在武汉购房、考驾照、解决子女就学问题、在武汉参加中考高考等。”武汉市人社局副局长徐良俊介绍,武汉不断完善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在就业创业、社会保险、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平等享受公共服务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帮助农民工们在建设这座城市的同时,也能享受到城市发展的红利。
2013年,在工地的统一协调下,刘正美和现在的丈夫杜春友搬到了新的夫妻房,相比过去矮小潮湿的老砖房,更加宽敞、明亮、干净。“虽然面积只有十几平方米,但是两个人住也绰绰有余了。工地还有食堂、自助洗衣机房、网络室,生活更加舒适和方便。”
2014年,杜春友通过技能培训,成为一名特种作业人员,收入增加不少。2016年,刘正美老毛病加重,回老家做了一场手术,通过新农合报销了4000元医疗费用。同一年,公司与江夏纸坊三小签订了共建协议,帮助刘正美等工人的8个孩子解决了读书问题,她的孙子从此不再留守老家。2017年,公司为刘正美办理了新的居住证,她将享受到更多和武汉市民同等的待遇……
从“打白条”到实名制管理
应用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平台,建立工资代管账户等,保障工资足额发放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将于2019年10月在武汉举行,有幸能参与运动会场馆建设,亲眼见证盛会举办,我感到十分光荣。”在武汉市江夏区柏木岭村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运动员村项目上,今年45岁的钢筋工胡世涛正在17楼屋面安装绑扎钢筋。
胡世涛是黄冈市红安县人,曾经在河北、天津等地打工10多年。2010年,为了更好地照顾老人,也为了照顾刚上高中的大儿子和还在念小学的女儿,他回到湖北,在武汉的工地上打工。胡世涛的爱人因身体原因无法外出务工,只能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他的岳父岳母是宜昌点军区土城乡贫困户,膝下两个女儿都出嫁了,靠种植3亩橘子树、橙树过活,生活比较困难。两家人全靠他每月9000元的工资支撑。
“过去在外面打工,一些工地管理不规范,自己也不懂,从来不签合同,一到年底‘白条横行’。运气差的,赶上老板‘跑路’,一年的辛苦钱都没了,那真是欲哭无泪。”胡世涛说。
“我们全面应用了全国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平台,建立工资代管账户、工资保证金制度等,保障工人们的工资足额发放。”军运会运动员村项目党支部副书记尹乐明介绍,每个工人初入工地都要进行实名登记,签订标准化合同,通过施工许可证、每月公示等措施,监督用人单位发放农民工工资以及落实意外伤害保险等基本保障。此外,每年底项目党支部都要召开全体党员大会,向工人代表了解工资发放情况,督促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公司还组织工地夜校等集中培训,使每位农民工都有了一份培训学习的“电子档案”,既方便管理,也有利于农民工个人职业发展。
工资足额发放,让胡世涛的压力大为减轻。而乡里的一些保障措施,进一步免除了他在外的顾虑。“我岳父母家的老房子是危房,去年我在军运城抢工的时候,村里对房子进行了改造,让二老住进了宽敞舒适的新房。”胡世涛说,二老年龄大了,村里主动为他们联系劳动力,帮忙做些培育、采摘的工作。胡世涛在红安老家那边还有4亩地,都流转给了村里的农业合作社,每年有1200多元的分红。
从城乡分割到城乡融合
建立健全城乡均等的就业制度,放宽户口迁移政策,健全农村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体系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城乡均等的就业制度,让农民工更好地享受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和权益保障。”武汉市劳动就业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认为,近年来,武汉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民工数量已达240多万人,成为湖北乃至中部地区重要的农民工输入地之一。如何保障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权益并均等享受公共服务,成为武汉要解的必答题。
“要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逐步引导、落实农民工享受‘市民待遇’。”这位负责人说,以武汉为例,2017年,武汉进一步放宽户口迁移政策,出台了“积分入户”办法,明确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可以申请登记武汉市常住户口。将农民工纳入住房保障范围;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培训农民工发放培训补贴;为汉籍外出务工农民出资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2014年至2017年,武汉为汉籍外出务工农民累计投入保费2133万元,赔付1331万元,赔付比例约为62%。
农民工输出地也需要做好后方的保障工作。作为湖北的劳务输出大市,孝感市常年有100多万人在外务工。“2017年,全市农村从业人员为250.24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35.38万人,占了一半以上。”孝感市人社局局长马荣华介绍,为此,孝感不断健全农村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体系。
2015年,孝感建立健全了留守儿童关爱工作责任制、“一人一档一卡一责任人”制度、留守儿童监护人联系制度、教师与留守儿童谈心制度。此外,孝感还积极开展农村“妇女之家”建设,帮助留守妇女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保障和改善“空巢老人”的服务及生活状况。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管理,充分发挥综合服务设施关爱留守人员的功能。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解决农民工就业创业‘后顾之忧’的关键。”湖北省人社厅厅长肖菊华认为。近年来,湖北陆续出台政策,加大对新产业和新业态的支持,建立完善求职补贴、培训补贴、生活补助等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通过创新奖补方式,设立就业创业基金,扩大创业扶持、贷款项目等措施,支持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3年来,湖北共投入3亿元,按以奖促建原则,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和信息化建设。9年来,累计投入3.7亿元,扶持3.25万个农家乐经营户,带动就业32.8万人。
《 人民日报 》( 2018年05月06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