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导航_fororder_广告1
荆楚大地
新闻热线:027-88153686
长江入湖北第一关的“疫”线守门员战疫赛道上有一种汉马版的暖心服务物业小哥骑单车给居民运套餐 100多斤猪肉挂满车把隔离点内中风老伴得到悉心照顾 七旬老人“实名”视频致谢妇女节6名一线工作者讲述抗疫故事省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印发通知要求 力争做到战“疫”和战贫两不误武汉:用爱心打通居民服务“最后100米”父亲走了 她沿着父亲的脚步踏上防疫一线湖北十堰“90后”女辅警创作漫画为战友一线战疫加油湖北省首批稳岗返还5.53亿元 惠及企业10.35万家武汉:三类地点全部实现“床等人”硚口武体方舱医院“休舱”【战疫最前线】除了治疗新冠肺炎 疫情中的医护人员还做了这些暖心的事浦发银行潘卫东:加速数字化转型 促企业复工复产 保民生服务畅通江夏区方舱医院首批23名患者治愈出院碧桂园采购10吨防护物资直飞运抵武汉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向全省统一战线成员和统战干部发出倡议武汉实现核酸检测日清日结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对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实施康复隔离的通告(第16号)组图:拿起儿时笔 手绘战“疫”情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江夏中医医院17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张定宇妻子为新冠肺炎患者献血浆两次病危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专家:中医药全程干预效果好致在湖北留学生(中、英、法)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严格公共场所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第13号)209名滞留同胞乘国航包机回家武汉开发区城管队员24小时待命 每小时给道路桥梁量一次“体温”武汉见证:急难险重有我子弟兵武汉百万中小学“线上开学” 特殊典礼开启新学期湖北交投鄂西高速职工用“五谷杂粮”作画 为武汉加油祈福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全民监测体温的几个问题的答复武汉三种方式强化发热病人排查社区防控:筑牢第一防线寂静的城市 坚守的市民湖北郧西:54个宝宝在疫情中平安降生转运首批患者的车辆抵达火神山医院武汉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统计时间2020年2月3日23:00)一首《武汉伢》传遍大江南北武汉市定点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统计时间2020年2月2日23:00)湖北加强疫情防控监督工作 对违纪违法者坚决查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20名患者集体出院17个文艺人共谱《武汉伢》《战书》如确有需要 武汉将申请进一步延长春节假期武汉市中小学从2月10日开始线上开课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用渐冻的生命托起信心与希望武汉协和医院11名医护人员病毒核酸检测转阴湖北将在3天内扩大防护服等医用物资产能禁行首日 武汉商超供应有保障武汉雷神山医院开工 12天内交付

长江大保护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2018-04-25 10:03:20|来源:武汉晚报|编辑:杨坤林|责编:孟慧

  原标题:护一城净水 绘两江画廊 显三镇灵秀 长江大保护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长江大保护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长江旋律 记者任勇 摄

长江大保护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东湖绿道风光 记者何晓刚 摄

长江大保护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江滩美景

长江大保护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长江戏水

  记者金涛 黄师师 韩玮 马振华 汪文汉 通讯员黄金波 周钢 严涛 王勇

  一条长江奔腾而来,在这里拥汉江入怀,浩浩汤汤穿城而过。

  武汉因江得名,依江而兴。两江交汇,三镇鼎立,大开大合的城市地理人文格局世界少有。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长江给人们留下了诗意的乡愁和壮美的画卷。

  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武汉正脚踏实地融入城市建设中,下最大决心、花最大力气,把长江大保护作为生命线工程来抓,让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力求使江城成为共抓长江大保护的典范,真正托起伟大的城市梦想。

  做加减法留住绿水青山

  下最大决心守住生命线

  4月20日,晴空万里,上百公里长的东湖绿道两旁,湖面波光粼粼,水杉和花草竞姿,大学生三五成群骑着单车,年轻夫妻推着婴儿车,躺椅上人们悠闲地聊着天,旅游电瓶车上坐满四方口音的游客……

  东湖在做一道不算简单的加减题。

  减法:全面退渔、全面截污、湖内清淤……

  2017年12月,随着最后一截拦鱼栅的拆除,东湖三大子湖共7.87平方公里的水域无障碍连通,终结了东湖50多年的渔业养殖经济传统。

  东湖“湖心归沐”处的水面正在繁忙地进行底泥疏浚。2019年,这里将是军运会帆船比赛的赛场。

  加法:建设绿道、生态修复、文体赛事……

  2017年底,东湖绿道二期开放,逾百公里东湖绿道扣环成网;郭郑湖、汤菱湖、团湖、后湖等东湖国控点的水质整体呈Ⅲ类水,达到东湖40年来最好水平。

  东湖变美了!2017年11月,武汉首届水上马拉松在东湖举行,这成为“7·16渡江节”后又一项大型水上赛事。

  站在武昌余家头堤上望去,江边曾经的砂场码头被全部清场,滩地已完成地面平整,逐步恢复的绿植透出盎然春意。

  江边的居民张翼鹏回忆,在2016年以前,站在堤上看不到江景,堤外沙滩上是一字排开的多个码头,堆砂场连绵起伏,有的高达30多米,砂场24小时作业,机器声隆隆,灰尘飞扬。

  武汉市“挂图作战”,先后开展了5次大型综合执法,拆除违法建筑上万平方米。对不按时搬迁的码头单位,依法执行清障令,断电、断水、断路和水上封航禁运。同时对搬迁拆除的码头单位,给予合理补偿。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武汉将修复长江生态摆在压倒性位置,以“四水共治”为突破口,以“水”为倒逼机制,实施水岸同治,“护一城净水、绘两江画廊、显三镇灵秀”,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确保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生态线就是生命线。2016年10月1日,《武汉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条例》正式施行,这是全国首部基本生态控制线保护地方立法。红线一出,令行禁止。武汉市环保局环评部门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武汉市拒绝了数个长江周边的涉嫌污染的项目,包括化工、医药等大企业。 

  河湖长加志愿者

  以最广大力量共抓大保护

  沈小玲是四美塘的街道湖长,2017年3月上岗。为了共同管理好四美塘,她招募了一批志愿者担任民间湖长。每周五,沈小玲会前往社区,看一看民间河(湖)长的巡查日志,找一找湖泊管理中发现的问题。

  有志愿者反映,四美塘旁边要做一个公厕。沈小玲立即四处了解真相。得知公厕的污水进入管网,不入湖,她才松了口气。

  像沈小玲这样的河湖长还有许多。2017年,武汉全面推行河长制,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一年内,武汉建立市、区、街(乡镇)三级河长体系,武汉市622名河湖长到岗履责。2018年,河湖长制还将全面延伸至村级,实现四级河湖长全覆盖。

  2018年是武汉河湖长制工作由“见河长”向“见行动”“见成效”迈进的关键年。眼下,“春季碧水攻坚战”正在全市铺开,开展清岸坡、清水面、清水底等行动,这是武汉发布的河湖长第1号令。

  终身追责,则给各级领导干部戴上生态责任的“紧箍咒”。

  武汉市率先试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制度。当领导干部离任时,必须对其任期内的自然资源资产进行审计。审计的内容和结果,将纳入组织人事部门的干部档案实行终身追责。

  截至2017年,我市已有20多名干部被问责追责和追究刑事责任,其中8人因生活污水收集系统建设推进不力被撤职处分。

  生态环境保护,没有旁观者,都是参与者。

  武汉民间护湖力量也在不断地成长。三镇的“爱我百湖”志愿者行动闻名遐迩。仅4月22日,世界地球日,金银湖畔就有700余身着黄衣的志愿者徒步8公里巡湖护湖。像这样的社会各界联手护湖的行动,于“地球日”前后,在多个湖泊上演。   

  跨区断面水质考核

  牵住了“牛鼻子”

  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必然会遇到难点痛点,迎难而上,必须拿出改革创新的办法。

  2018年1月,武汉长江跨区断面水质考核奖惩和生态补偿机制正式实施,此举是武汉作为长江经济带特大城市,在长江武汉段水质优良情况下的全国首创。

  该办法将武汉市沿长江两岸的11个区(管委会)纳入考核,共监测13个跨区断面的水质。

  通过比较跨区考核断面与上游入境对照断面水质的综合污染指数,确定跨区考核断面水质改善或下降比例,实行水质“改善奖励”“下降扣缴”的生态补偿奖惩措施,明确单月监测、双月核算通报、年度算总账。

  长江科学院副院长陈进说,跨区断面水质考核办法牵住了“牛鼻子”,牵动了沿线政府汇聚更多的力量参与长江大保护。

  长江生态环境修复前无古人,更需要积极引进转化运用一流的科技成果,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保护治理模式。

  在城市污水处理的建设领域,武汉屡屡创下之“最”。

  全国一次性建成最大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在青山北湖边悄然长大。北湖污水处理厂2019年建成投运后,可日均处理生活污水80万吨。该厂采用了国内首创的“四厂合一”方式建设,将目前运行的沙湖、二郎庙、落步嘴污水处理厂与新建的北湖污水处理厂合并。武昌中心城区的污水将通过深隧管道入厂,净化至高于国家规定的“一级A标准”后,再排入长江。同时,可以有力解决目前“大东湖”水系的东湖、沙湖、杨春湖、严西湖、北湖等湖泊的水污染问题。

  在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接力”下,一项将城市污水处理为地表Ⅲ类水的技术成果近日在武汉汤逊湖污水处理厂运用。

  技术团队在李圭白院士的带领下,研发出“粉末活性炭膜生物反应器及大孔脱氮树脂深度处理”集成技术工艺,对汤逊湖污水处理厂一级A标尾水进行深度处理。目前,汤逊湖污水处理厂每天有1.5万吨尾水升级为地表Ⅲ类水,并排入汤逊湖中,其水质远好于湖水,可逐步改善湖泊“体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