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地冻,职业挖藕人一天的收入是500多元。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陈勇、通讯员谢燕子摄
初冬时节,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新街镇王家月村,气温在10℃以下,一群山东人在嘉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藕塘挖藕。这些职业挖藕人身穿皮衣皮裤,重达二三十公斤。天寒地冻,挖藕人将高压水枪系在腰间,水柱一阵猛冲,淤泥被冲开。挖藕人几乎整个人都泡在泥水中,探身,弯腰,脸几乎贴到水面。双手伸入淤泥,使出浑身的力气,把深埋在淤泥的野藕拽出来。
湖北省嘉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唐攀介绍,他种植的原生野藕是当地历经几代人传下来的一个野生品种,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生长期长达半年多。相比一般的家藕,原生野藕又细又长,一般长度有1.5米左右,深入淤泥的部分有约0.5米,比家藕更难挖。
2017年,唐攀组建了野藕种植合作社,带动周边农户种植了600多亩原生野藕,亩产只有800斤,因产量有限,品质优良,原生野藕的价格是普通家藕二三倍。
嘉鱼县是产藕大县,《舌尖上的中国》让嘉鱼珍湖莲藕闻名全国。2018年10月,嘉鱼原生野藕在央视《丰收中国》上亮相,迅速走红,俏销全国各地市场。嘉鱼县正在计划扩大原生野藕的种植面积,提高土地亩产值,增加农民收入。(湖北日报记者陈勇、通讯员谢燕子)
职业挖藕人在淤泥里艰难行走。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陈勇、通讯员谢燕子摄
挖藕人的脸几乎贴着水面。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陈勇、通讯员谢燕子摄
挖出又细又长的原生野藕。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陈勇、通讯员谢燕子摄
真空包装的原生野藕。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陈勇、通讯员谢燕子摄
原生野藕丝丝绵长。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陈勇、通讯员谢燕子摄
清洗后的原生野藕。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陈勇、通讯员谢燕子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