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少峰为万名老人烹出幸福滋味
湖北日报  2018-10-17 10:25:37

曾少峰 为万名老人烹出幸福滋味

图为:曾少峰热情为老人们打饭菜。

  “排骨藕汤、香干肉丝、茭白炒肉、胡萝卜烧牛腩……午餐真丰富!”

  10月16日中午11时20分,武昌杨园街电力新村社区幸福食堂饭菜飘香,排队打饭的老人一直排到食堂门口。“杨妈妈,天气凉了,您多喝些排骨汤。”“刘妈妈,今天饭菜对不对胃口?”

  一名中年男子,脸上挂满笑容,手脚麻利地盛着菜,同老人们打着招呼。他就是武汉道能义工幸福食堂创始人曾少锋。

  44岁的曾少锋是大悟人,17岁离乡打工,做过汽修工、开过煤矿,搞过码头租赁。企业年产值有5000多万元。

  2013年,就在事业蓬勃发展时,他毅然选择投身公益事业,为“空巢老人”办起幸福食堂。如今幸福食堂在武汉已有10余家,为上万名老人烹出幸福滋味。幸福食堂模式得到民政部的肯定与推广。

  一

  2012年冬天,曾少锋在户外做公益时,扶一位拄拐婆婆买菜。婆婆告诉他,子女都不在身边,她每天都要为吃饭问题发愁。

  热心公益的曾少峰决定开办一家专为老年人服务的幸福食堂。2013年,曾少峰在武汉市硚口区发展社区开办了第一家幸福食堂,却意外遭遇老人冷落。

  原来从酒店请来的厨师,炒的菜好看不好吃,嚼不动,不合老人口味。没办法,曾少锋亲自上阵,自学厨艺。

  麻利的刀工,铲子在锅里翻飞,穿着围裙的曾少峰熟练的掌勺动作,看起来就像一名专业厨师。曾少峰解释,炒菜讲究色香味俱全,但是老人倒过来,菜一定要入味,要炒烂。

  为办好食堂,曾少锋搜集大量适合老人吃的菜谱,所有菜品他都亲自下厨。

  社区里的大爷大妈们也用实际行动给幸福食堂投票,来吃饭的人越来越多。“食堂饭菜对我们老人口味,荤素搭配,既清淡,又好消化。”“关键是饭菜很实惠,一日三餐也就10元,我们消费得起。”

  老人们对食堂卫生也很放心。走进后厨,案板、洗菜池干净整洁。

  曾少锋说,“老人需要一口热汤热饭,更需要吃喝有伴。”

  

  幸福食堂赢得老人青睐,曾少锋却又面临着另一个问题,食堂定价一日三餐10元钱,甚至还对一些孤寡老人免费,这和不断上涨的菜价完全不成正比,食堂每天都在亏钱,为维持运营,曾少峰前后自掏腰包400多万元。

  幸福食堂要持续办下去,不能总是依靠输血,必须做到自我供血。

  曾少锋使出浑身解数,降低成本。每天凌晨4时,曾少锋就赶到蔬菜批发市场,采购一天所需要的食材。

  每到一个摊位,他都会为了几角钱,跟商贩们讨价还价。

  曾少峰说,为把幸福食堂办下去,你必须斤斤计较,一个店每天300元菜钱,10余家店每月就需要10万元菜钱。

  曾少峰为办好食堂吃的苦,大爷大妈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每天早晨曾少峰把菜买回来,这些七八十岁的老人们就自发组织来食堂帮厨。

  六七个自发来帮忙的老人,有的带着助听器,有的已经直不起腰,最年轻的76岁,年长的已88岁。老人们说,只要食堂开一天,他们就要帮一天。

  张思云婆婆说:“我们这些婆婆来做义工帮忙,就是实在看‘儿子’太辛苦了。”

  

  凭着这股韧劲,2013年至今,道能幸福食堂已在湖北省开设10余家,服务上万名社区老人。

  在曾少锋引领下,道能义工志愿者已有2万余人,负责幸福食堂运营的专职义工80余人,帮厨的社区义工200余名,还有1万余名大学生义工利用节假日来为老人服务。

  幸福食堂不仅解决了老人吃饭难题,还为老人们提供交流平台。

  重阳节到了,忙完午餐,曾少锋和志愿者们开始准备节日活动。他要带领志愿者为高龄长者过集体生日,组织大学生义工为老人洗脚,开展结对关爱活动……(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杨麟 通讯员 漆春秀)

编辑:苏喜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