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汉扮靓两江核心区岸线
湖北日报  2019-05-09 18:33:26

武汉扮靓两江核心区岸线

图为:5月8日,俯瞰长江与汉江交汇处,优化调整后的水岸线“靓”起来。

武汉扮靓两江核心区岸线

图为:二O一六年一月,长江铁机路汽渡码头附近,高耸的沙堆连绵起伏。(资料照片)

武汉扮靓两江核心区岸线

图为:5月8日,整治后的长江铁机路码头附近,开阔美丽的江滩岸线。

  5月4日晚,“五一”最后一场武汉长江灯光秀如期上演,长江、汉江四岸,被华彩绚丽的灯光点亮。

  外地游客陈涛提前2小时来到武昌江滩,一览江景。细心的他发现,如今的长江两岸比3年前他第一次来时漂亮了得多。“以前江边那些老旧的码头、趸船大都不见踪影,江岸线变得开阔多了。”

  进一步落实长江大保护要求,2019年2月,武汉启动长江和汉江核心区港口码头岸线资源优化调整行动,对核心区(长江鹦鹉洲长江大桥至二七长江大桥、汉江古田桥至汉江口)内的103个码头和189艘趸船进行拆除、迁移、集并、整合,使码头减少61.2%,趸船减少63.5%。

  两个多月来,江汉、硚口等城区已相继完成优化调整工作,还市民以美丽江岸线。武汉市交通运输局介绍,治理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将于5月中旬全部结束,下一阶段将加快集并区、安置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与此同时,园林部门启动了两江四岸植树造林和生态修复工作,2019年、2020年两年将植树2万亩,目前已完成1.1万亩,力争早日建成洁净美丽、绿意盎然的“滨江都市画廊”,扮靓两江核心区水岸线。

  两个月前——老旧码头像扎眼的“伤疤”

  2月20日上午,位于武昌江岸的港务集团汉口港埠分公司码头开始拆除,打响岸线码头优化调整工作“第一枪”。

  当天,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沿长江两岸探访,发现从长江大桥平湖门至长江二桥徐家棚段约4公里江岸线上,分布着约30余座码头,密集处每隔二三十米就有一座。这些码头中,除了少数轮渡码头人来人往外,其他货运类、船修类、水厂类码头基本难见人影,只剩残破不堪的趸船、栈桥,不仅破坏了江边整体景观,还将完整的江岸线切割得支离破碎。

  在汉口沿江大道,从民权路步行至武汉科技馆约2公里路程,江堤上分布着十余个码头入口。有些入口墙体上印着各式广告,里面分布各色商家,售卖着蓄电池、宠物、生鲜等商品,甚至还有对外经营的旅馆,环境杂乱。

  据介绍,两江核心区现存的103座码头,分为货运类、船厂类、旅游客运类、公务类、取水类和军事类,其中不少货运、船厂和客运码头,已丧失原有的航运功能,沦为“僵尸”码头,留存的趸船、栈桥外观锈迹斑驳,影响城市滨江景观。有些码头身处闹市,却承担着货物运输、水上修船、仓库存储等功能,与后方陆域功能不协调。还有些码头、趸船废弃后,擅自改变用途,影响水域安全、消防安全。

  “这些码头的存在侵蚀了宝贵的岸线资源,与武汉城市发展不相称,对长江、汉江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武汉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

  压实责任——各城区任务相继“清零”

  2月20日优化调整工作启动后,武汉市从市、区到街道,逐级设立港口码头岸线资源优化调整指挥部和工作专班,整体统筹、挂图作战,通过倒排工期、责任到人,全力推动码头拆除及优化工作。

  其中,武昌区任务最重,涉及码头35座。认领清单后,该区迅速抽调人员组成专班,开始集中办公。工作专班对码头趸船的权属、使用单位、运营状况等进行细致调查,保存影像资料,固定证据,建立“一码头一档案”。专班还主动与码头业主单位沟通协谈,率先和武港汉口港埠分公司签署了协议,于2月20日对该公司武北码头进行拆除,打响了全市“第一枪”。

  在汉阳区,武汉扬子江游船有限公司的扬子江码头位于长江大桥下游千米处,建成已有数十年历史。因公司对拆除补偿费存在分歧,拆除工作迟迟无法进行。汉阳区城管执法局(交通局)上门30余次,与公司方反复沟通,宣讲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背景,最终成功说服公司,并最大程度保证了企业的利益。

  4月18日,扬子江码头顺利拆除,汉阳区完成了全区13个码头的优化调整工作,提前完成工作任务“清零”。

  在治理过程中,中央在汉单位以大局为重,积极配合,发挥了示范作用。3月31日,位于王家巷附近的武汉海事局港14码头被拆除,趸船随后被拖往公务码头集并区,成为武汉市拆除的第一个公务码头。

  武汉海事局相关负责人说,大幅压缩公务码头使用岸线,将布局散乱的公务码头形成4个聚集片区,可以有效还岸于民,对落实长江大保护具有典型示范作用,是践行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我们愿意积极配合。”

  生态修复——两江四岸植树2万亩

  除完成码头拆除、搬迁工作外,武汉市还启动了两江四岸植树造林及生态修复工作,努力打造“滨江绿色生态长廊”。

  武汉市园林和林业部门介绍,计划2019年、2020年两年在两江沿岸7个城区的360公里江岸线(长江岸线260公里、汉江沿线100公里)上进行大规模植树行动,造林总面积为2万亩。截至目前,已完成1.1万亩,栽种池杉、水杉、杨树、樟树、柳树等树种近百万株。

  针对已取缔、整治的废弃码头、采砂点、趸船点,园林部门将在原址上按“宜草则草,宜树则树”原则进行复绿,预计总面积为2000多亩,目前已完成1053亩,其余的将在年内完成。

  杨泗港长江大桥西侧的洪山区武金堤长江江滩,原是一片杂草丛生、乱石垃圾遍布的荒滩湿地,如今已旧貌换新颜,新种上了一大片池杉林,形成壮观美丽的“池杉树阵”。

  洪山区园林局林业管理站负责人介绍,2019年该区在武金堤沿线种植了五片这样的池杉林共6568株,树苗采用胸径8厘米至10厘米的全冠(树冠完整)树苗,景观效果颇佳。“几年后等这些池杉长成,春夏一片翠绿、深秋一片火红,将成为武汉市民、外地游客休闲赏景的热门打卡地。”(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成熔兴 通讯员 吕作武 图/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李溪)

编辑:苏喜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