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     舆情智库
湖北英山县历史在这个乡镇翻开序幕,绿色崛起的生态强镇呼之欲出
2022-08-25 12:01:09来源:荆楚网编辑:李燕责编:蒋硕

  英山县的历史,源于南河镇!

  南宋(1127年-1279年)年间,南河瓦寺前人段朝立在外为官,上书皇帝成立英山县,后出任首任知县。自此,英山县翻开历史序幕。

  光绪年间,段家后人在此建起段氏府。1931年至1941年期间,红二十七军、红十五军、红四军和红二十五军及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多次在段氏府宿营和成立临时战斗指挥部。1931年农历6月18日,苏维埃红四军区政府在此成立。

湖北英山县历史在这个乡镇翻开序幕,绿色崛起的生态强镇呼之欲出

依山傍水,生态南河。董辛兰 供图

  “南河镇,是英山这块红色土地上一颗璀璨明珠。”8月11日,南河镇党委书记伍阳在接受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记者采访时说,在革命战争年代,南河群众积极参与革命,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追求真理、赴汤蹈火,为解放英山、建立新中国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

  如今,南河镇在乡村振兴生动实践中,勇立潮头,敢于创新, 育“富苗”、破“穷石”、养“颜值”,一头挑起“绿水青山”,一头挑起“金山银山”;一头挑起国家的“粮袋子”,一头挑起农民的“钱袋子”,把绿色作为乡镇发展底色,构建起完善绿色产业体系,争创绿色发展新优势,一个绿色崛起的生态强镇呼之欲出。

  蹲育“富民秧苗”,传统水稻从地面种到山上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机鸣舞翩迁。

  8月14日,南河镇福辉农场水稻基地,一台台收割机在稻田里驰骋,收割已经成熟的再生稻。今年上半年雨水充足、适宜再生稻生长,干谷亩产超过1100斤。

  “南河镇是传统种稻之乡,农民对种植水稻情有独钟,对土地感情格外深厚。”伍阳说,“在高空俯瞰南河镇,半镇山峦半丘陵,中间一带沃野,从西南镇政府所在地向东北延伸,直至傅家坊村。”

湖北英山县历史在这个乡镇翻开序幕,绿色崛起的生态强镇呼之欲出

良田万顷,五谷丰登。董辛兰 供图

  山峦峙,大畈出。

  自古以来,南河群众在6000余亩平整的大畈田上精耕细作,将南河镇打造成英山县的粮油重镇、“山里江南”。

  然而,近年来因为市场原因,传统水稻种植已经无法满足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需求,南河镇水稻业多年积淀下来的“小优势”渐渐被消磨殆尽。

  历史潮流滚滚向前,未来“创新型”“生态型”“特色型”乡镇发展思想呼啸而至。

  伍阳与南河镇党委班子清晰地认识到,在粮油种植产业上,南河镇必须将小优势转化为大优势,产生“裂变效应”;将比较优势转变成竞争优势,产生“虹吸效应”。

  从2020年开始,南河镇以“生态型粮油重镇”为靶向,以整治和消灭撂荒田为抓手,除发展壮大常规粮油生产规模外,还积极尝试在少数山头村发展“高山泉水稻”。

  “高山泉水稻”,是南河镇利用界牌石、横山冲、薛家畈三个村高山气候条件,以独有的山泉水灌溉,不施用化肥和农药,以农家肥培育的优选常规稻品种“鄂香二号”。因为气候高寒,这里的水稻生长期比普通水稻要多1个月时间。

湖北英山县历史在这个乡镇翻开序幕,绿色崛起的生态强镇呼之欲出

干群联动,播种希望。董辛兰 供图

  试验田出产的“高山泉水稻”收获后,镇干部和业务骨干迫不及待地煮了第一锅饭。

  “香甜可口,不粘不糙”“ 巧妇配俏米,香甜馋死你”“吃了一碗还想再来一碗”,品尝者发现,泉水稻的口感独一无二,批发价很快飙升到10元一斤。

  改革成功后,去年,薛家畈村集体收入增长了2万元,还解决了留守劳动力就业难、收入低的问题。

  思想一变天地宽。“高山泉水稻”获得了成功,南河镇党委认为,打造“头部水稻”的理念是可行的,这给南河镇水稻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南河镇迅速创新机制,推行“四联驱动”粮油发展模式。

  ——“联”资源优势谋产业发展。精细化发展模式下,高山泉水稻、富硒稻、再生稻……众多“富苗苗”破土而出;“公司+农民合作社+基地”模式联合村湾成立湖北联佳粮油有限公司,完善粮油产业链条。

  ——“联”人才优势助乡村振兴。引入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团队指导粮油产业发展,引入中科院武汉水产研究所专家指导稻虾养殖,联系本土专家指导家乡产业发展,吸引能人回乡创业,吹响人才“集结号” 。

  ——“联”产品优势谋品牌打造。按照“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路径,组织镇内粮油企业北上南下,跑农博会、茶博会、农业科技展会,支持粮油企业做大做强,擦亮粮油名片。

  ——“联”人心优势谋共同富裕。新建产业基地、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为群众农田全程机械化提供便利,全方位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凝聚民心。

  画好生态画,筑梦高精尖,培育新经济,壮大新动能。

  “在南河大地上造‘头部水稻’‘头部油菜’之梦,这是一个逆水行舟的艰难过程,一篙松劲退千寻,我们必须咬定青山不放松。”伍阳说。

湖北英山县历史在这个乡镇翻开序幕,绿色崛起的生态强镇呼之欲出

绵延如飘带,舒展如长河。董辛兰 供图

  这几年,南河镇“逼着”干部骨干“捧烫手山芋”“当热锅蚂蚁”,蹲在山上培育“富苗”,以亩产论英雄,把田间地头变成干部们的“赛马胜地”,南河粮油名片越擦越亮。

  破解“低产原石”,利润从“1”变为“10”

  提到南河镇,就不得不提到一种颜色——“芝麻灰”。

  “芝麻灰”是石材颜色描述之一。其中,“芝麻灰花岗岩”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花岗岩石种之一,广泛应用于板材、地铺、台面、雕刻、墙板、地板、广场工程板、环境装饰路沿石等应用领域。

  南河镇石材丰富,花岗岩、大理石、长石等地质储量高达15亿立方米,可采储量9.2亿立方米,仅优质花岗石就有20多个品种,被誉为“鄂东石材城”。

  从南河镇出产的石材产品,不仅“卖全国”,更是“卖世界”。

  “通过精细打磨,光可鉴人,这说明南河镇石材品质非常高,这是南河镇独有的资源禀赋!”伍阳自豪地说。

  然而,因为规划滞后、人才缺乏、开发无序等多方面原因,这些年南河镇端着沉甸甸的“金饭碗”,却未能“金石为开”“石破天惊”,强镇富民之路遭遇瓶颈。

  如何跳出南河视野,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对标榜样的力量见贤思齐,让“他山之石”变成“攻玉”法宝?

  如何提高产品利润,赋予商品高附加值,将利润率从“1”提高到“10”,让满山荒料“点石成金”?

  如何推动“一策到底”,让全体干部保持定力“坚如磐石”,坚持正确的发展策略以至“水滴石穿”?

  如何改变思维方式,以石材产业为载体,建成“绿色环保型石材强镇”,带动全镇“石来运转”?

  伍阳陷入深深的思考。

  为了让自己,也让南河镇干部和镇里的石材企业家们认清差距,找准方向,甚至“脑洞大开”,伍阳带着干部和企业家们跑山东、跑福建、跑厦门,在这些中国石材产业“高精尖”领跑地深刻“洗脑”,海风拂南河,取得真经回。

  外面学习了一圈,南河镇人“汗颜”不已:

  有的干部说,硬梆梆的石头居然可以开发出如此多的产品,应用范围可以那么广阔,产品附加值可以那么高!

  有的干部说,如果把石材产品利润划分为“10”,那么发达地区的利润是“10”,而南河镇的产品只有“1”。

  有的干部猛然惊醒,学习归来,重在行动。对比差距,南河镇真的“坐不住、等不得、慢不起”了……

  按照英山县委、政府的总体规划,南河镇要在建设“绿色环保型石材强镇”展现作为,守住生态红线,安全底线,在政策上一竿子插到底。

  “今年,南河镇用‘铁的手腕’,更换了150台证照齐全的运转车辆,成立了4个运输公司,在源头上确保了运输安全、生产安全,死守生态环保底线。”伍阳说。

  生产工艺上,持续支持九英石材、瑞鑫矿业、恒信矿业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加快石材生产加工技术升级,提高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打造“芝麻灰”品牌,让南河石材成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代名词。

湖北英山县历史在这个乡镇翻开序幕,绿色崛起的生态强镇呼之欲出

石材新镇,破局转型。董辛兰 供图

  2021年,在英山县委政府的重视下,南河镇启动“南河石材产业园”建设,规划出506亩园区面积。

  园区土地征迁、土地平整、园区通平、招商引资、现有企业整合入园等工作紧锣密鼓推进。

  21天里,镇政府机关、村100多名干部不分昼夜、接续鏖战。

  南河镇党委班子每天2次会议调度,夜赴东莞、六奔武汉,完成了21户房屋征迁安置任务。还完成还建小区、公墓、10万伏变电站征地报批准备工作,因为创造出“南河速度”而被英山县委授予集体三等功。

  初步估算,“南河石材产业园”建成后,将带动南河镇石材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每年贡献的税收可达8000万元,充分夯实南河镇经济底盘。

  涵养“南河颜值”,激活“红”“绿”“古”三色经济

  南河镇全境以中低山为主,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北部大别山主峰,巍峨雄壮,林海千里,像是一道屏障,阻隔尘世喧闹,把南河镇稳稳护在臂弯。

  “中国好空气、英山森呼吸”。连绵的青山,茂密的森林,赋予南河镇无比伦比的生态环境。

  北眺碧波荡漾的大同水库,南望波光粼粼的白莲河水库。瓦寺前大畈沃野千里,白砖红瓦掩映苍翠松竹。

  春入傅家坊,看人面桃花相映红;夏至七丈崖,观瀑落成潭洞外天。秋登薛家畈,赏层层梯田谷金黄;冬临仙人台,望雾凇云海冬意浓。

  人间四季交替变幻之美,说的大抵如此。来到南河镇,既要看山川河流之壮美,又要感受历史钩沉人文之美。

湖北英山县历史在这个乡镇翻开序幕,绿色崛起的生态强镇呼之欲出

绿色生态,美丽乡村。胡小军 摄

  伍阳说,南河镇坚定了走绿色发展之路,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就是要涵养“南河颜值”,巧打“红”“绿”“古”三张牌,推动文旅+农旅融合,彻底激活乡村田园游,让广大群众的腰包鼓起来。

  南河之水红又红——

  在这块红色土地上,红十一军、红一军、红十五军、红四军、红二十七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8支红军队伍先后转战,“血染红土三尺深”。

  从1924年黄埔军校诞生以来,英山前后记录有315人参加黄埔军校学习,其中尤以瓦寺前庙后湾一带青年为多。这批青年后来大部分成为革命志士,很多为国捐躯。

  不完全统计,共有200多名烈士埋骨在南河流域。

  2018年,南河镇政府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在境内瓦寺前村新建南河镇烈士墓园,散葬于各村的部分烈士迁葬在此。失散多年,70名烈士终于找到“家”。

  每至清明时节,南河镇就会组织干部职工、中小学生前往烈士陵园扫墓,祭奠革命先烈。

  南河底色绿又绿——

  近年来,南河镇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生态强镇路子,发动群众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注重山林保护。

湖北英山县历史在这个乡镇翻开序幕,绿色崛起的生态强镇呼之欲出

飞珠溅玉,流水潺潺。董辛兰 供图

  昔日杂草丛生的荒山、荒坡、荒地,如今披上绿装。群众靠山吃山,在广袤的山林中种上了茶叶、药材、蔬菜、林木、食用菌,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绿色发展”这一理念,还渗透到全镇发展的方方面面。

  打开“绿色格局”,下好“绿色转型”动力棋,提升“绿色实力”,才能为广大群众增进“绿色福祉”。

  “我们既要经济效益,也要兼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伍阳说,南河镇的发展,把绿色作为镇村底色、发展主色,构建完善绿色产业体系、经济体系,实现绿色振兴。

  南河历史古又古——

  《英山县志》载,咸淳三年(1267年)段朝立以罗田东治河乡僻民劳奏于朝,请另置司以统之,宋高宗准奏,于咸淳六年(1270年)设英山县。

  此后数百年间,段氏后人、王氏后人在此婚姻相通,事业相连,开枝散叶,繁衍生息,总人口占了南河镇80%以上。

  “王段亲,扯不清。”“扯不清,祠堂扯。”在南河镇,王与段唇齿相依,早亲如一家,交织成难以割舍的南河历史。这段历史,既有风风雨雨,也有和和美美,更有无限憧憬。

湖北英山县历史在这个乡镇翻开序幕,绿色崛起的生态强镇呼之欲出

  “红色”段氏府,滋养一方人。胡小军 摄

  道教圣地大祖庙、黑石寨上古城墙、百年古桥灵芝桥、刘邓大军指挥部旧址段氏府、段朝立墓……史迹溯千秋,宋元烟云犹在目;新楼高百尺,南河山水最宜人。

  英山县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秀美英山,共建共享。南河镇,在英山县委、县政府正确引领下,正滚石上山,攻城拔寨,以点带面,推动经济社会事业次第开花,一花引得春满园,带领干群共同缔造群众美好生活,描画出激荡人心的美好时代画卷。

  策划:郑光文、童壁、王焱尧

  执行:胡安仁、吴滕钰、李伊朗、董辛兰

  采写:田城、胡小军、陶辉

  视频:金康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