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7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现场 摄影 余思朗
11月6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7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在学校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宜居地球:研究型大学的使命与挑战”,来自国内外十余所名校的校长、专家参会,13位大学校长、专家作主题报告,探讨研究型大学教育的使命担当、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论坛由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谈哲敏院士主持,近万人次在线参加论坛。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书记黄晓玫教授致辞 摄影 高钰姗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书记黄晓玫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时期,人类创造了空前的繁荣与文明,但是能源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环境污染、重大灾害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风险与挑战。此次论坛汇集中外相关领域顶尖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研究型大学改革发展等重大课题,对于大学更好地肩负起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与使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来自国内外的12位大学校长紧密围绕论坛主题,分别阐述了中外大学在创新生态、国际合作、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的探索和实践。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原会长瞿振元教授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做主题报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郝芳院士认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这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海外校长学者通过视频连线参与论坛 摄影 高钰姗
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校长Holger Hanselka教授表示,希望进一步与中国高校搭建合作平台,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共同应对人类面对的挑战。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副校长Sakkie Pretoriu教授就中澳地学合作交流的实践给出了自己的实践经验和进一步的合作设想。斯坦福大学杜尔可持续发展学院执行院长Scott Fendorf教授结合论坛主题,对中美高校在科研领域的高层次高质量合作提出了展望。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副校长Norah McRae教授提出,研究型大学应注重授课与实训并重,他以“‘带薪实习’和‘工学结合’构建高素质人才培养体”为切入点,分享了滑铁卢大学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上的实践经验。
香港大学副校长宫鹏教授介绍了香港大学在生态系统、生物进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向的研究情况,并提出提升创新生态的几点思考。华中师范大学校长郝芳华教授汇报了华师人工智能教育学部的建设情况。成都理工大学校长刘清友教授介绍了该校近年来学科建设改革情况,提出高校应推进大类培养模式,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推进双创教育,促进专业内涵建设,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东华理工大学校长孙占学教授分享了东华理工大学创新核地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情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孙友宏院士就新时代如何聚焦地球系统科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中国矿业大学校长宋学锋教授认为,高校需要以数据为牵引,通过结构重组、流程再造、数据融通,打造高校治理新生态。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院士以“宜居地球:重大挑战、大学使命与地大探索”为题做报告。他表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始终弘扬“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价值观,致力实现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目标,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科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最后,参会的中外大学校长共同达成《武汉共识》,并倡议中外大学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立足学科交叉与科技创新,充分承担起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共创美好未来。(文 孙博文 罗文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