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近期,武汉江岸区交通大队针对校园周边存在突出交通的问题,逐一走访辖区学校,大力推广“警校家”工作,建立健全以交警为主导,公安、学校、家长、社会四方协同机制,覆盖全区48所重点中小学校,校园周边道路通行效率提升35.8%,交通事故警情同比下降67.2%,有力守护了学生上学、放学“最后100米”,受到师生、家长一致好评。
交警与志愿者配合引导校门口车辆有序通行 摄影 肖俊
“警校家”模式规范“护学行动”
武汉市七一中学坐落在江岸区黄浦大街旁,早晚高峰期交通流量巨大。“警校家”模式开启后,学校按照“一周一班”分配原则,组织老师、家长在上学、放学时段,与交警共同参与执勤,引导接送车辆有序停放。
“正式上岗前,学校会组织志愿者参加岗前培训,严格按照定人、定岗的勤务机制,开展‘护学行动’。”武汉市七一中学副校长彭云红介绍。
下午6时,第一批放学的学生陆续走出校园。5名身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穿梭在车流与人流之中,引导车辆驶入临时停车位、劝导违停车辆尽快驶离、提醒学生安全过马路……志愿者们熟练地配合交警,全力守护孩子出校的“最后100米”。
交警与志愿者开展“护学行动” 摄影 肖俊
武汉市七一中学书记吴时亮介绍,七一中学共有学生1600余人,学生上学、放学出行方式多样化,校园周边秩序管理难度较大。交管部门、城管部门、学校、家长多方共同努力,通过实施错峰放学、推广“警校家”模式,大力改善校园周边秩序,校园周边道路通行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向路借位” 临时停车位有效缓解停车难
今年5月初,武汉江岸交警在七一中学试点晚高峰“引车入位”措施。武汉江岸交警在周边路段设置限时单排停放,协调附近企事业单位、沿街商铺门口在放学时段临时开放停车场,以缓解晚高峰临时停车压力。经过两周时间的调整引导,黄浦大街晚高峰时期道路交通得到有效改善,秩序井然。
5月30日,该措施在武汉市育才高级中学进行推广。通过对周边道路进行踏勘,江岸交警“向路借位”,设置在放学时间段限时单排停放的车位190余个,同时制作临时停车引导牌,引导学生家长车辆有序停放。
学校门口设置的临时停车引导图 摄影 肖俊
育才高级中学学生家长陈先生说:“以前接孩子放学总是不知道该把车停在哪儿,要弯弯绕绕好几圈才能停好车。现在有了临时停车位,心里踏实多了。”
因地制宜 综合施策打造校园道路安全壁垒
毗邻市委、市政府的江岸区一元路小学,受城建项目施工影响,晚高峰时期学校周边道路车辆聚集,易出现车辆溢出现象。武汉江岸交警经过多次走访踏勘,结合道路实际与学校师生、周边居民诉求,打造“单向匹配循环交通”,提升路段车辆囤积能力,消除车辆溢出现象,同时盘活了周边区域交通微循环。
目前,武汉江岸交警已按照“七个一”标准在辖区部分重点学校周边进行试点,加强校园周边交通设施标准建设,完善、更新交通设施。
“交通安全宣传活动”进幼儿园 摄影 肖俊
“校园安全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证,决定亿万家庭的幸福和谐。为确保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有序,我们要深入一线倾听群众呼声,进学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坚持民有所呼警有所应,促进平安校园建设,真正做到得人心、暖民心、筑同心。”江岸区交通大队副大队长徐界平表示。
今年以来,武汉江岸交警先后多次深入辖区幼儿园、中小学校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坚持“一校一方案”,多角度、全方位开展交通安全宣传,鼓励学生将学到的交通安全知识带回家,以“小手拉大手”的辐射带动能力,让孩子带动家长、家长带动社会,有效提升全民交通安全意识,共创文明、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文 段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