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武汉经开区推出“硬核”科创33条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2021-07-07 17:25:41

  国际在线湖北消息:7月7日,武汉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走进中国车谷。活动现场,武汉经开区发布了《关于促进创新创业创造发展助力打造国家科技创新中心33条措施》,即“车谷科创33条”。

  “武汉经开区每年将拿出不少于8亿元的真金白银,全面促进企业科技创新。”武汉经开区工委副书记刘誓保介绍,“车谷科创33条”围绕解决企业创新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紧扣壮大创新主体、提升创新平台、集聚创新要素三个着力点,覆盖面广、系统性强、支持力度大,将助力武汉打造全国科创中心。

  据悉,在创新企业梯队培育体系方面,新政更加完善,门槛更低、力度更大。“车谷科创33条”将高新技术企业的区级配套提高到30万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50%。市外迁入落户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区级配套60万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20%。此外,新落户经开区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将获得最高6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支持和200平方米的房租补贴。

  武汉经开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车谷科创33条”将支持范围扩展到中小微企业和服务机构,填补了该区对科创型小微企业支持政策的空白,且支持力度达到全市及全国同类开发区领先水平,尤其对“卡脖子”“揭榜挂帅”等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的科研配套比例达到150%,单个项目支持金额可达4500万元。

  “车谷科创33条”大力支持企业研发机构不断提档升级,鼓励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和规上工业企业实现研发平台全覆盖。据介绍,新认定为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平台的,最高分别奖励500万元、200万元;龙头骨干企业研发机构、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的新型研发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4类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支持金额可达1亿元以上;院士专家项目,落地支持可达5000万元。

  近年来,武汉经开区坚持不断集聚创新要素,构建良好创新生态,推动汽车及家电、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技术突破,该区迅速成长的科技“小巨人”企业50家,高新技术企业331家,拥有53家省级及以上企业研发机构,2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高新产值突破2000亿元,成为武汉人才集聚的高地、科技创新的高地、成果转化的高地。下一步,武汉经开区将全面促进企业科技创新、产业自立自强,以创新引领车谷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万亿级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文 孙亚云 余敏)

阅读
 
编辑:李燕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