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327项奖励彰显荆楚大地创新魅力

湖北日报2021-02-19 09:13:16

  2月18日,湖北科技创新大会现场,2020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发布,共授奖327项。人们向至高荣誉致敬,为潜心科研点赞,为累累硕果喝彩。

  获奖项目中,体现基础创新能力的自然科学奖申报数和授奖数大幅增长;省属高校院所表现良好,湖北医药学院、湖北省中医院首获一等奖;应用研究项目中,企业牵头或者参与完成的项目共有238项,占比为87.5%。这些数字背后,是湖北基础创新能力、省属高校院所创新能力、企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创新决胜未来!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湖北科教资源优势切实转化为创新优势、人才优势、发展优势,湖北正在加快从科教大省向科技强省转变。

  “从0到1”的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此次获奖项目中,体现基础创新能力的自然科学奖申报数和拟授奖数都大幅增长,其中受理数同比增长30%,拟授奖数同比增长43%。

  高比能锂硫(硒)电池和锂空气电池、低成本钠离子电池、高功率超级电容器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下一代电池体系。华中科技大学黄云辉团队完成的“基于协同传输机制的新型下一代电池关键材料”项目,获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相关研究为下一代电池中的固相、液相和界表面载流子传导规律提供理论依据。

  核酸是生命基本物质,人们发现核酸结构变化和表观遗传修饰发挥着重要的基因调控作用,与疾病发生密切相关。武汉大学周翔团队完成的“核酸的分子识别和调控”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项目通过化学分子对核酸结构和特殊修饰的识别,进而对相关生命过程进行干预和调控,开发灵敏的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新策略和新技术,相关成果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

  原始创新,是“从0到1”的突破,常常意味着漫长而艰难的探索。湖北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自然科学奖的大幅增长,特别是代表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项目由2019年的6项增加到2020年的9项,显示湖北省基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企业勇于推动创新

  集成电路产业是数据时代的核心基础产业,由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独立完成的“代码型闪存芯片成套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通过创新,武汉新芯开发出全球领先的成套50纳米代码型闪存芯片技术并商用,实现国产集成电路产业在细分领域上的重大突破,并在湖北建立了本土全产业链,切实解决了代码型闪存芯片“卡脖子” 的问题。记者获悉,该项目累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5项,产品近3年销售额21.4亿元,出口额2.1亿美元,创造利润3.37亿元,被联想等公司广泛采用。

  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评审出的应用研究项目中,企业牵头或者参与完成的项目共有238项,占比为87.5%。其中,在47项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项目中,企业牵头或者参与完成的项目有42项,占比达到89.4%。这充分说明了湖北企业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文俊 通讯员 赵鋆冲 丘剑山)

阅读
 
编辑:胡礼国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