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湖北:2000多万亩湿地释放生态红利

湖北日报2021-02-02 09:21:31

  原标题:鸟儿天堂,麋鹿家园,市民休闲打卡地……2000多万亩湿地释放生态红利

湖北:2000多万亩湿地释放生态红利_fororder_01

崇阳青山国家湿地公园。

湖北:2000多万亩湿地释放生态红利_fororder_02

石首麋鹿国家重要湿地。

湖北:2000多万亩湿地释放生态红利_fororder_03

新洲涨渡湖湿地七彩水杉。

湖北:2000多万亩湿地释放生态红利_fororder_04

荆门漳河国家湿地公园中华秋沙鸭展翅飞翔。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两三千年前,《诗经》描绘的意境让人魂牵梦萦。

  2月2日是第25个“世界湿地日”,主题为“湿地与水”。这一主题与“诗和远方”有异曲同工之妙。

  今年1月20日,湿地保护法草案初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如今,在人们的呵护下,湿地这一大自然的馈赠熠熠生辉。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境内河流纵横、湖泊密布,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众多江河湖泊孕育了湖北湿地大省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北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加大湿地保护与修复力度,初步建立以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为主体、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湿地保护管理体系。

  放眼荆楚,大大小小的湿地星罗棋布。来自湖北省林业局的数据显示,全省湿地总面积达2175.3万亩,占全省国土面积7.8%。

  构建完善的湿地保护体系

  1月,湖北省湿地建设再次迎来喜讯。

  国家林草局公布2020年试点国家湿地公园验收结果,其中湖北省英山张家咀、云梦涢水、天门张家湖3家试点国家湿地公园通过验收,正式跻身国家湿地公园家族。省林业局野保湿地处处长雷文涛介绍,截至目前,全省66个试点国家湿地公园已有52个通过验收。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固碳等重要的生态功能,是大自然宝贵的资源。

  据介绍,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各级政府在生态区位重要、生物多样性丰富的自然湿地,通过划建自然保护区的方式予以保护。本世纪初开始,对于城市及其周边人类活动频繁、不适宜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湿地,通过划建湿地公园等创新方式予以保护。200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提出对不具备条件划建自然保护区的湿地,要因地制宜,采取建立各种类型湿地公园等多种形式加强保护管理。

  湖北省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省林业局局长刘新池说,经过多年努力,全省已形成国家重要湿地(国际重要湿地)、省级重要湿地、一般湿地三级管理格局;建立以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小区)和湿地公园为主体、多种保护形式相结合的湿地保护管理体系。

  神农架大九湖是湖北省的先行者。

  2006年9月,海拔近2000米的大九湖成为全国第四个、华中地区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2013年10月,跻身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目前,全省已建成国际重要湿地4处、国家重要湿地8处、省级重要湿地46处,建立湿地保护区(小区)72个、国家湿地公园66个、省级湿地公园38个。其中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国家湿地公园数量分别居全国第二、第一、第三。

  “完整的保护体系,为湿地保护提供组织保障。”雷文涛说,湖北省湿地总面积2175.3万亩,目前保护率达52.62%,湿地功能稳步提升,保护了生物多样性。

  我国湿地立法正加紧推进。今年1月20日,湿地保护法草案初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立法,为湿地的保护和修复提供法治保障。”湖北省湿地立法工作正在推进,省林业局已向省人大常委会申请,将《湖北省湿地保护条例》纳入今年立法调研计划。

  失而复得的大九湖

  湖面波光粼粼,青山倒映水中,薄雾如轻纱一般缭绕……隆冬时节,走进神农架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仿佛置身于一幅泼墨山水画当中,一群群水鸟掠过,才让人醒过神来。

  许多游人形容大九湖湿地只用一个字:美!

  殊不知,这份美来之并不容易,背后的故事让人唏嘘不已。

  上世纪60年代,林木采伐让大九湖参天大树轰然倒下。

  之后,大九湖变身高山牧场。1986年至1992年间,人们开垦人工草场,兴建梅花鹿场、细毛羊场。

  2001年,大九湖湿地遭受侵占。当地围湖造田,引水出山,在大九湖建起万亩高山反季节蔬菜基地。

  让人扼腕叹息的是,这些所谓的产业并没有带来很好的收益,而大九湖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湿地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幡然醒悟后,人们下决心保护与修复大九湖湿地。省委、省政府现场办公,实施生态移民搬迁,1400多名大九湖村民搬到20公里外的坪阡村。

  经过持续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大九湖7万亩湿地、草甸及灌木丛回归自然,生机盎然。

  大九湖只是湖北省湿地保护修复的缩影。

  湖北省林业局湿地保护中心主任王少明说,全省通过湿地公园建设,抢救性保护修复了一大批湿地。

  2017年,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对湿地实行负面清单管理,禁止擅自征收、占用国家和省级重要湿地等7种活动,严格限制湿地资源利用强度。同时,严格实行用途管制,占用湿地遵循“先补后占、占补平衡”原则,加大对重大工程占用湿地审核事项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

  “十三五”期间,湖北省实施中央和地方财政湿地补助项目和湿地保护恢复工程161个,修复退化湿地面积10.79万亩,实施退耕还湿19.16万亩,新增湿地面积7.77万亩。

  今年省“两会”期间,多名人大代表就生态文明建设提交建议。来自应城的省人大代表陈小菊建议,加强对东西汊湖生态修复治理;来自洪湖的省人大代表沈先武建议,加大洪湖退垸还湖工作支持力度;来自黄冈龙感湖管理区的人大代表汪国兵建议,实施龙感湖严闸夹港连江通湖生态修复工程。

  千湖之省,湿地保护任重道远。

  共享湿地生态红利

  湿地公园建设改善了人居环境,深受欢迎。许多湿地公园成为人们户外休闲“打卡地”。

  武汉东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武汉东湖风景区内,市民骑行顺着东湖绿道直抵公园,观鸟赏花,领略田园风光,好不惬意。湿地科普展示区,更让小朋友流连忘返,他们从中了解大自然的奥秘,陶冶情操。

  不久前,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市教育局联合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在全市招募80名中小学生当“小湿地长”,开展湿地研学系列公益活动。

  “武汉大大小小的天然或人工湿地不胜枚举,其中湿地自然保护区5个,国家湿地公园6个,省级湿地公园4个。”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野保湿地处副处长吴晓说,这些湿地是很好的教育资源,孩子们开展研学活动,不仅增长自然知识,也从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湿地生态改善,鸟儿先知先觉。近日,湖北龙感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越冬水鸟调查,观测到水鸟14万多只,创历史纪录。

  “生态环境好不好,鸟儿会用脚投票。”雷文涛说,湿地生态恢复,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形成完整的生态链,为候鸟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鸟类也分享到了湿地生态红利。”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湿地除了提供风光外,还为人们带来收入。

  经过几年发展,距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20公里开外的坪阡镇,已建设成为神农架旅游小镇,原先从大九湖搬迁出来的绝大部分村民,在此从事旅游餐饮住宿等相关行业。

  村民覃万梅搬到山下之后,用拆迁补偿款在坪阡镇盖起4层小楼,办起餐馆,已发展3家连锁店,仅员工就有100多人,年均毛收入500万元。

  据统计,坪阡镇每年接待中外游客约60万人,旅游综合收入达1.7亿多元,占全镇经济总收入七成以上,人均旅游业收入过万元。

  如大九湖一样,全省各地湿地生态红利不断释放。各地湿地公园通过合理利用湿地自然和人文资源,有效促进了生态旅游等产业的发展,为群众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湿地,不仅是“诗和远方”,更为人们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幸福感。(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训前 汪彤 通讯员 赵辉)

阅读
 
编辑:胡礼国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