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武汉经开区:建设三个示范区 打造“四个车谷” “十四五”开局 奋力夺取开门红
“十四五”时期,武汉经开区着力建设三个示范区,打造“四个车谷”。
哈工大机器人展厅。
1月29日,投资近百亿的东风云峰项目生产线,迎来第一辆试装车下线,这个年产30万辆整车的全新一代绿色环保智慧工厂进入投产倒计时。
“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车谷构建“3+N”现代产业体系将迎来“开门红”。
刚刚过去的“十三五”,武汉经开区经济总量年均增长超过6%,规上工业总产值提前突破3000亿元大关。
面向“十四五”,该区定下发展新目标:围绕建设现代化大武汉产业创新示范区、绿色发展示范区、产城融合示范区的总体定位,努力打造实力车谷、动力车谷、活力车谷、魅力车谷,综合实力保持全国经开区第一方阵、中西部经开区首位,为2035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打下坚实基础。
擦亮“车谷”品牌
建成5000亿规模汽车产业集群
站在“十四五”新起点,武汉经开区把打造“实力车谷”作为第一战略举措,明确提出打造“3+N”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打造以汽车、新能源、新材料为支柱的产业集群,着力发展智能家居、绿色建筑、通用航空、生命健康四大特色支撑产业,奋力推进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力争产业规模迈上万亿级台阶。
汽车是武汉的支柱产业。“十三五”期间,武汉经开区汽车产业产值累计超过1.16万亿元,累计整车产销约550万辆。
其中,东风本田三厂建成投产,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投入试运行,成为全国最大5G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示范区。东风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一期、雄韬氢燃料电池、众宇氢能等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初具规模。T3出行华中总部、东风出行等汽车后市场服务业项目不断集聚。
面向“十四五”,武汉经开区提出,将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努力在产业规模、下一代汽车产业链、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汽车服务业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到2025年,力争建成5000亿规模汽车产业集群,集聚新能源整车企业5家以上,全面建成5G车联网示范区和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示范区。
“十四五”期间,武汉经开区打造世界级汽车集群将增添一批生力军。
东风云峰项目完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将超过500亿元,年税收超过60亿元。
2021年7月,武汉首个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岚图汽车,其首款纯电动智慧SUV岚图FREE将正式上市。2021年起,岚图汽车每年将向市场投放不少于一款新车,涵盖轿车、SUV、MPV等各个细分市场。
眼下,位于武汉经开区长江左岸的吉利汽车路特斯高端汽车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中。明年,这一年产15万辆整车的高端汽车项目将迎来竣工,武汉经开区打造万亿世界级汽车及服务业集群将如虎添翼。
在下一代汽车领域,武汉经开区将加快建设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基地,开展智能芯片、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网络安全等领域的技术攻关并产业化,积极培育壮大东风自动驾驶领航项目、华为智能网联创新中心、吉利亿咖通、华砺智行车联网等下一代汽车核心产业项目。
发力新能源、新材料
基本形成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
“十三五”时期,武汉经开区坚持产业强区,聚焦下一代汽车,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劲“新引擎”。
氢能被称作“21世纪最具有发展前景的二次能源”。武汉经开区抢先布局,已聚集东风公司、国家电投、康明斯、武汉理工氢电、众宇动力、雄韬氢能等数十家汽车及氢燃料电池领域领军企业,千亿氢能产业集群正在崛起。
在新材料领域,武汉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是武汉经开区引进的重要科创型企业,在落户武汉经开区短短一年内,已在玄武岩纤维、黑磷等二维材料、智能微胶囊等新材料、新技术上实现突破。
面向“十四五”,武汉经开区表示,将重点发展锂动力电池、氢燃料电池等领域,组建武汉氢能产业联盟,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链条延伸、企业集聚、规模提升和示范应用,推进能源循环产业和能源服务产业发展。到2025年,基本形成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
同时,以汽车、电子电器、装备制造等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集群,着力引进培育一批先进结构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前沿新材料等领域骨干企业,到2025年,力争形成500亿规模产业集群。
“这意味着,未来五年,中国车谷将有望再增1至2个千亿产业集群,为打造实力车谷,实现产业规模迈上万亿级台阶提供有力支撑。”武汉经开区负责人表示。
发展一批特色支撑产业
汉南机场建成华中通航客货运中心
智能制造、建筑、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十三五”时期,一批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为武汉经开区注入发展活力。
面向“十四五”,武汉经开区提出,着力发展智能家居、高端装备、通用航空、生命健康、绿色建筑等一批特色支撑产业,奋力推进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
其中,在高端装备产业方面,将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等产业,集聚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电机等关键零部件产业,打造智能装备产业中心。
在通用航空方面,集聚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核心零部件、运维培训等“通航+”产业,把汉南通用机场建成华中通航客货运、公务机运营和航空运动中心。
在生命健康产业方面,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医疗设备、医药流通、健康服务等领域,打造武汉智慧医疗产业基地。
现代服务业方面,武汉经开区提出,加快科技服务、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文化创意、商务服务等产业集聚,集中连片打造沌口中心城商业核心,积极推动纱帽新城、智慧生态城等建设商业综合体,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休闲旅游、健康医养、家庭服务等体验式消费产业。
现代都市农业方面,目前,武汉经开区已基本建成以恒大现代农业园、湘口水产产业示范园等为代表的都市农业示范区,“中国种谷”项目顺利开工,“互联网+农业”快速发展。“十四五”时期,该区将着力建设高科技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引领区,打造武汉都市区生态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和供应基地,创建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打造文化体验型、农艺景观型、农业科技型、农产品牌型休闲观光农业。
加快推进创新成果转化
打造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十四五”时期,武汉经开区将着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补强产业链,建设“两化融合”“两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
自武汉市印发《院士专家引领十大高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以来,武汉经开区先后与丁烈云院士、樊明武院士、李培根院士、龚健雅院士、熊有伦院士等专家开展定期联络,依托熊有伦院士,华科大机械学院尹周平院长及其团队,推进新型显示制造装备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在中国车谷转化落地。
两年前落户武汉经开区的武汉中科先进院已经吸收了包括外籍院士在内的10多名海外高端人才“合伙”,成立了电子信息材料、等离子体功能涂层、黑磷等5个研发中心,其研发的直径只有几微米的“微胶囊”,不仅能变色、还可以控制温度,植入芯片,可以给手机降温;植入衣服纤维中,就可以冬暖夏凉,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在市场上得到了应用。
类似武汉中科先进院这样的新型研发机构,既不像大学、科研院所,也不同于企业和事业单位,被称为“四不像”。武汉经开区积极鼓励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建“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让“躺在”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加速走向生产线,打通科技成果产业化“最后一公里”,成为现实生产力。
到2025年,全区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3.5%。优化人才政策体系,形成创新人才集聚高地,创新“车谷英才计划”,发挥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作用,积极推动多层次人才梯队建设。力争用5年时间,引进30个以上产业领军人才及团队,50名以上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发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等一批国家级创新发展平台作用。支持创新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设立一批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持续深入抓好各类创新载体建设。整合大中型企业技术中心、高校、科研机构等各类优势科技资源,支持科技协作、资源共享。“十四五”期间,引进培育新型研发机构15—20家,省级以上孵化器5—10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68件。
疫后重振,武汉经开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吸引中国电子华中数字产业园、浪潮华中总部、京东云华中总部、科大讯飞等一批数字经济产业项目的落地。
面向“十四五”,该区表示,将继续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一方面,建设智能制造应用示范中心,落实工业企业智能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同时,建设区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推动“企业上云”,实现数字化诊断全覆盖。加速研发设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检验检测等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数字文化创意产业,以数字化助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
探索“创新飞地”模式
武汉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提出,要以光谷科创大走廊、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等建设为抓手,完善联合招商、飞地经济等机制,引领武汉城市圈产业同城化发展。
勇担使命,武汉经开区明确,“十四五”时期,中国车谷将融入重大战略,打造双循环枢纽节点。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战略,加强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联系互动。深化跨区域合作,探索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联动发展模式。
武汉经开区表示,“十四五”时期,将加强“飞地”合作,探索“创新飞地”模式。建设长江中游重要物流枢纽基地,打通华中区域陆海联动国际货运通道,打造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连接点。提升汉南港国际化水平,加强与异地口岸功能共享,深化推进“大通关”协作。坚持“区港联动”,打造加工制造中心、物流分拨中心、跨境电商服务分中心、检验认证中心,建设中部地区最具竞争力的综合保税区。
此外,武汉经开区还将鼓励有条件企业“走出去”,推动汽车、电子电器等优势产业主动拓展市场,大力发展数字贸易、服务贸易。同时,加大国际合作力度,鼓励企业积极探索与境外经贸区、国际组织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中新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国际合作。到2025年,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达到17%。(文:邓志鹏 吕作璐 孙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