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襄阳市为科技企业举办科联网应用培训。(视界网 龚为军 摄)
轻点鼠标,就近的检测设备一目了然。8月5日,襄阳光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负责人感叹:“公司每年要为数百种零件做检测,如今在共享平台上一搜,相关信息应有尽有!”
该负责人提到的共享平台,就是襄阳市汉江科联网。2018年,襄阳市科技局启动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2018年12月6日上线试运行汉江科联网。运行半年多来,该网有力地促进了科技资源供需高效精准对接,总访问量已突破60万人次。
下载文献费用为零
过去每年下载文献花费10万元,如今直降为零。这是襄阳市农科院在汉江科联网平台上享受到的红利。“企业或是科研单位都要下载科技文献,以此了解前沿知识,推动科研创新,指导产品研发。但购买下载权限,可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襄阳市农科院科研人员姜丽红说,如今只要在襄阳市汉江科联网上,通过注册个人数据馆的方式,无论使用者在襄阳还是外地,都可以实现免费下载。“科联网给企业运营带来了一次进化。”湖北回天胶业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贾云龙介绍,以前公司开展市场调研需人工跑,大量人员逐个方面调研汇总,费工费时开支大,信息分析也难做到全面。如今,海量的免费资料、文献,让这些问题迎刃而解。2019年上半年,回天胶业公司牵头主导做一个产品标准,技术人员通过科联网在第一时间就免费搜到大量资料,将产品标准出台时间大大提前。
襄阳市政协副主席、科技局局长罗琼玖介绍,目前汉江科联网共享平台已汇集各类科技文献1.8亿篇、科技成果15318件、科研仪器9621台、科技项目326个……基本形成覆盖该市各领域、各行业科技资源的信息库。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仅科技文献一项,该平台可为企事业单位节约经费数百万元。
让科研设备“动”起来
购买科技设施与仪器投入,对科研企事业单位是一笔巨大支出。若这些设备利用率不高,实则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我们努力让各个单位分散的科研设备,走出‘孤岛’,实现互联共享。”罗琼玖介绍,这也是建设科联网的一项改革探索。“共享平台中的大仪平台子系统,对公司的帮助太大啦。”湖北庆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葛懿表示,该公司拥有一批检验检测设备,过去主要用于自己产品的检测把关,如今通过科联网成功找到了“兼职”。“我们在大仪平台上传了检验检测设备信息,立马就有多家企业打电话咨询了解。”葛懿说。
据介绍,为鼓励科研设备的共享,科技部门将为使用和提供双方都给予补贴。通过汉江科联网接受检测服务的企业,由襄阳市政府将给予检测费用30%的补贴,提供检测服务的单位,可享受检测费用10%的奖励。“很多企业在平台上看到我们的共享设备信息后,直接找上门来做理化分析和检验检测。”航天42所产业发展处处长张全学介绍,科联网平台为该所提供了服务企业的商机。
为提高科研资源的流动速度。襄阳市科联网平台一方面扩大资源的“池子”,通过数据直报、数据库对接、网络采集等方式,扩大科技成果、仪器设备、专家人才等科技资源的数据规模。同时,运用互联网数据采集工具,建立科技大数据治理平台,对科技资源数据进行加工、清洗、转换,让零散的数据成为有效的资源。
目前,该平台已有398家企业完成注册,入网检测服务有1217项,加盟机构122个,可为企业和科研人员提供产业信息导航、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科技资源一键搜索、科技资源智能推荐、创新创业知识分享等服务。
搭建成果对接“高速公路”
7月9日下午,一场由汉江科联网组织的“相亲会”在襄阳高新区航天42所举行。
当天,共有来自航天、化工、制造、环保等行业的近10家企业参会。最终,东风河西(襄阳)汽车饰件、华中制药、天鹅涂料、九鼎昊天环保、回天新材料5家企业分别就环保粘合剂、医用原料合成技术、试剂加工工艺等技术和服务需求,与航天42所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企业在汉江科联网平台上发布技术需求,相关科研机构发现信息后,可以主动与企业对接。按照这个模式,目前湖北文理学院已与东润汽车公司,就粉粒物料运输车流化系统技术需求达成联合开发意向性协议。
据了解,汉江科联网还在探索深入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科技数据AI平台、科技决策与统计分析系统,实现智慧化服务,打通供需对接“最后一公里”,从而打造科技创新服务的良好生态。(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夏永辉 陈屿 通讯员 龚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