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有百年煤炭开采史,矿业经济曾占全市经济半壁江山。
2011年,该市被确定为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自此转型发展。
如今,松滋拥有年税收过10亿元企业1家、税收过亿元企业3家、税收过千万企业12家,其中已无矿企。2019年一季度,该市123家规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1%、27.9%和13.8%。
矿业经济谢幕,一座山水绿城、工业新城屹立在长江南岸。
绿色转型:推动清洁生产
茂林修竹,溪水潺潺,一栋栋徽派风格的厂房隐没在青山绿水间。走进松滋市白云边生态科技园,宛若置身郊野公园。酿造车间内,传送带将熟料搅拌后送入蒸锅,美酒汩汩流出,弥散着醉人的醇香。
白云边,是松滋传统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清洁化生产的代表。
临港新区,松滋工业主战场,坐拥车阳河优良码头。近几年,新区投入20多亿元,建污水处理厂、集中供热及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打造绿色生态循环经济园区、港产城一体的滨江新城,引来资金400多亿元,入驻项目35个,聚集着一批国内500强企业和行业隐形冠军。
传统产业大进大出,如何避免高污染、高能耗,走出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之路?
揣着“省首批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两张名片,临港新区支持冶金、化工、建材、造纸等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实施节能环保、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改造。
葛洲坝松滋水泥厂区浓荫匝地,满眼洁净。生产部长郭吉付介绍,公司粉尘颗粒和氮氧化物排放量仅为国家标准的一半;煤耗降低30%,电耗降低10%;余热发电年节约电费3000多万元;利用高温窑炉建成垃圾处理生产线,能吃掉松滋城乡所有生活垃圾。
临港新区,企业内部小循环与企业间大循环构成闭合系统,荣成纸业产生的蒸气通过管道供给所需企业,宜化产生的磷石膏成为新型建材原料,园区产生的副产品硫酸被嘉施利所用。
截至5月,松滋市规上工业企业投入资金30亿元,实施自动化智能改造、产品质量升级、循环化利用等技术改造。其中,宜化投资5.8亿元进行磷石膏综合利用,利用副产品投资1亿元生产氟化铝;嘉施利投资1.5亿元新上10万吨/年水溶性复合肥,投资1.2亿元新上塑料颗粒项目;亮锐科技以全球成本和技术优势赢得总部信赖,4条全球先进生产线落户松滋。
强链补链:培育产业集群
松滋已形成白酒酿造、绿色化工、纺织服装、机械电子、新型建材、循环纸业六大产业集群。
市委书记黄祥龙介绍,该市主攻项目,重抓招商,围绕强链补链,谋划100个新开工项目,推进100个在建项目,对企业生产工艺进行绿色改造。
白云边推行生态酿造、工业旅游,优质原酒储量超过10万吨,连续10年上榜湖北重点产业集群,带动粮食加工、包装印刷、玻璃制品、物流等上下游产业向百亿产业集群迈进。
矿山机械、纺织服装曾是松滋传统产业,有着深厚产业积淀,企业改制后催生大批中小企业,但实力普遍不强。为培育两大产业集群迅速成长,该市推动公共平台建设,建立矿山机械研发中心、机加工中心、喷涂中心和材料中心。松滋市科信局局长张兴无介绍,这些中心,单个企业无力承建,利用公共平台生产,可轻装上阵,形成比较优势;此外,集中生产减少了很多污染。
该市支持机械产业联合重组,加快传统装备制造转向智能化、数字化发展。三盟、大地环保为龙头的机械集团组建运营,两家联手投资6亿元建机加工中心。各矿机厂相对分工,形成破碎、振动筛、制砂等产业链条,提高了接单能力。一季度,该市矿山机械订单同比增加6亿元。
服装产业方面,松滋引进浙江娜利国际服饰,投资3亿元新建芭蒂娜服饰,打造时装加工基地。着手与杭州艺尚小镇合作,牵头成立激光切割、样衣、模板和生产中心,建设智能订单平台系统。本地的中小服装企业通过订单平台,结合自己擅长技术,领单生产。
要素保障:助力企业成长
松滋全力做好电、气、资金、人才及技术等各要素保障。
推动电、气、物流等生产要素改革,政府支持企业参与电力直接交易,建立非居民用天然气销售价格联动机制,加快构建与铁路、港口和公路货运能力匹配的运输网络系统。
政府支持金融机构开发“助保贷、云税贷、楚农贷”等信贷产品,争取全年投放20亿元。鼓励企业直接融资,对在“新三板”和“四板”挂牌的企业,财政给予相应奖励。设立小微企业续贷资金、产业发展和培育基金,助力企业快速成长。
该市探索柔性引才模式,开设名师工作室,吸引一批“金领”;建好双创孵化基地,留住一批“白领”;评选首届松滋工匠,稳住一批“蓝领”。建设600套人才公寓,安置各路英才。
此外,全力支持白云边创建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和浓酱兼香白酒检测实验室;支持丽源科技、葛洲坝松滋水泥创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帮助松川矿机、芭蒂娜服饰、丰缘科技建设省级校企研究中心。
截至5月,松滋市2019年新增注册资本38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杨富春 罗序文 通讯员 廖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