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竹山县星梦茶业公司,茶农正在晾晒鲜叶。(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
4月17日,清晨六点半,薄雾渺渺,空气中浮动着茶树的清香。秦桂兰在茶树间穿行,两个手指头逮住叶芽,轻轻一拈,便摘下一片。时间长了,手指头沾上一层茶油,在朝阳下泛着光。
这里是竹山县秦古镇大观山茶场,海拔约900米,面积750亩,4月3日开采春茶,每天500多茶农在山头穿梭。秦桂兰一天能采约3斤鲜芽叶,采摘费每斤60元,一个月挣四五千元,“比种田强多了”。麻烦的是,她家住20公里外的擂鼓镇鼓锣坪村,山路盘旋,凌晨4点就得出门,两小时后赶到山上。
“过两年就好了。咱家2018年刚开了7亩茶园,村里镇上也在搞,面积不比这儿小,到时候就不用跑这么远了。”秦桂兰说。
“全程监控”建茶园
竹山茶历史悠久。文献记载,唐朝武周年间,该县得胜镇圣水村的茶就获封“圣水贡茶”。前些年,竹山茶产业的发展尚不如人意,问题出在哪儿?
“茶园没人管,杂树长到一人多高。”秦桂兰说,以前种茶,村里号召,大伙自己干,挖坑没个讲究,种了以后也缺乏管护,“茶叶要至少3年才能采,看不到效益,谁愿意花那个功夫?”
2015年前后,竹山名义上拥有超过20万亩茶园,可实地勘测,还能产茶的只有15万亩。2016年,该县明确,将茶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首选产业、支柱产业”,并制定茶产业发展3年规划。头一条,便是大规模改扩建茶园。
这次种茶,跟以往不同。“从改土、挖坑到茶苗移植,政府全程监控。”县茶叶办副主任王兴明说,以前许多茶园建在山坡上,如今改在水田里,村镇统一招标,由工程公司开挖茶带。“深0.8米,先垫秸秆、农家肥,再覆土。验收合格,才兑付工程款。”同时,组织绘制茶园APP电子地图,实现对全县茶园管护的精准监管。
茶苗也更新换代。“种的是无性系茶,听说产量高,卖得出价,也不易得病。”在村干部的组织下,秦桂兰到相邻的麻家渡镇双堰村看过,无性系茶“芽头整齐,形状一致,便于采摘”。
2016年,竹山新建高标准茶园1.2万亩,2017年3.8万亩,2018年7.04万亩,3年合计12万亩,全县茶园面积达到27.7万亩。为鼓励茶农精心管护,政府投入真金白银:新建茶园每亩每年补贴1200元,幼龄茶园每亩补贴500元。3年下来,投入2.7亿多元。“老话说,‘茶叶有三分,生活不担心’。等家里的茶园能采了,日子就更好过了。”秦桂兰说。
“以茶强县”正当时
晚10时许,圣水茶场的车间里仍灯火通明。作业台前,陈昌安将一堆茶分成两半,两手握住,反复搓揉、拨动。“这叫‘理条’,让芽叶成型。顶级芽茶这一步都要靠手工。”他在这一行干了29年,2019年尤其忙碌,“下午刚收进1300斤鲜叶,今晚要加工完,估计要到12点以后。”
圣水茶场是竹山茶产业龙头企业,覆盖全县10余万亩茶叶基地,年生产加工能力1000吨。副总经理殷世宏从上世纪90年代进场,经历多个时代。“以前在全县分布7个分场,每个分场炒制标准不一,同一包茶,泡出来的颜色、味道都不同。”现在,分场全被撤掉,采用半自动化生产线作业集中生产,品质得到保证。
茶场的展示厅里,摆放着30多个大小不一的竹筒,最大的高2米,大海碗粗细。殷世宏介绍,这是从湖南安化学来的黑茶技术,收集茶农修剪剩下的大叶,裹一层箬竹叶,再包两层竹篾片,放在家里,可以当装饰品,味道越陈越好。“以前粗叶都被扔掉,如今吃干榨净。”殷世宏说。
星梦茶业是从福建引进的企业,主产红茶,年产量60吨,产值1亿元。董事长林航是位“80后”,最近忙得不亦乐乎,工厂里每天加班加点,新车间也在建设。“要上一条全自动生产线,年产量提高到120吨,同时生产茶醋。”他说,竹山的茶园面积扩大了,加工能力要跟上,“现在就启动,未雨绸缪。”
2018年,竹山全县产干茶6438吨,综合产值近21亿元,带动16个乡镇201个村15万茶农稳定增收。该县计划到2020年,使茶园面积达30万亩,实现产值30亿元以上。“茶园规模上去了,只是第一步。”竹山县委书记龚举海表示,将在基地建设、生产加工、主体培育、技术培训、质量监控、品牌打造、市场营销等方面狠下功夫,重点建设加工车间,举办茶商大会等节会,系统化推进茶产业发展,实现“以茶富民、以茶强县”。(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文辉 通讯员 张华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