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第三代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湖北首秀 “指哪打哪”快准稳

武汉晚报2019-01-23 12:57:42

  原标题:第三代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 湖北首秀“指哪打哪”快准稳 误差小于0.8毫米

第三代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湖北首秀 “指哪打哪”快准稳

  未来已来,将至已至。二维影像扫描图像被传输至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医生在主控屏幕上依据合成图像设计好钉道,在导航下,机械臂将手术工具定位到手术位置,确认无误后安放成功。22日,第三代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天玑”在武汉市第四医院完成首秀,辅助医生完成股骨颈骨折中空钉内固定手术。记者了解到,这也是湖北省首台骨科手术机器人,武汉市第四医院副院长王俊文教授表示,“它的出现,标志着医院骨科手术迈入智能化、精准化、微创化时代”。

  机器人精准定位

  误差达到亚毫米级

  22日下午,形似“独臂侠”的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成为手术团队中的独特一员。患者吴女士几天前不慎摔伤,导致左侧股骨颈骨折,需要手术复位固定,经术前评估,该院骨科专家团队决定采用机器人辅助医生手术。

  手术现场,医生先用透视机对患者进行二维影像扫描,图像被同步传输至骨科手术机器人“大脑”系统。医生在主控屏幕上依据合成的图像,设计好三枚钉子的钉道,在光学跟踪系统的导航下,机械臂将手术工具精确定位到手术位置,一次性安放成功。

  “打钉子像射击手打靶,任何人也不能保证次次正中靶心。”主刀医生创伤骨科陈明教授介绍,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的手术属于常规手术,难度不大,但是传统手术依靠医生徒手操作,医生的熟练程度、身体状态都可能导致打进去的螺钉并不在规划位置。骨科手术机器人的优势正是精准和稳定,可以让实际与规划的误差小于0.8mm,“指哪打哪,正中靶心,堪称完美!”

  “独臂侠”上阵

  解决骨科手术三大难题

  对于传统的骨科手术,手术部位空间小且毗邻重要神经和血管,医生如同在布满管线的黑箱子里进行精细操作,面临着看不见、打不准和不稳定三个难题。

  传统手术中,医生可以借助X光射线在术中透视看到骨头,但为了定位准确,患者要反复“吃”射线,而“透视眼”“稳定手”“灵活脑”三合一的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能最大程度保证一次到位。

  记者看到,机器人系统由主控台车、光学跟踪系统和机械臂构成。该院创伤骨科一病区徐海军博士解释,主控电脑是机器人的“大脑”,光学跟踪系统是机器人的“眼”,机械臂宛如机器人的“手”。手术时,医生通过C臂机进行透视,影像传导进入主控系统后,形成手术部位的“三维地图”,医生在图上规划好手术路线,主控电脑将它传达给机械臂和光学跟踪系统,一边指导着光学跟踪系统进行导航,准确指示进钉位置,同时,指挥着机器臂在正确的位置进行精确操作。

  更微创、更智能

  患者将全方位受益

  作为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开展四肢、骨盆骨折以及脊柱全节段手术的骨科手术机器人,天玑主要应用于创伤及脊柱骨科手术领域。在机器人设备的辅助下,骨科手术可少走弯路,降低失误概率,可以保证复杂手术安全化,常规手术微创化。手术时间将缩短一半,患者伤口小、出血少。经过计算,接受机器人手术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可缩短17天左右。王俊文说,机器人手术是未来手术发展的趋势之一,借由“独臂侠”之手,今后,医院机器人全年手术量将有望达到500至1000台。(记者刘晨玮 通讯员陈梦圆 荆彤 江维)

阅读
 
编辑:苏喜茹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