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江夏法泗怡山湾美丽乡村。(柳斌 摄)
“原先家家户户养鸡养猪,猪粪、牛粪到处都是。现在大改变了,村里有花有树,干净整洁,群众都满意。”武汉市江夏区五里界孙家店村经过改造,旧楼换新装,屋前有花园,路面干净整洁,村民田婆婆笑得合不拢嘴。美丽乡村不仅让村民受益,连城里的市民也纷纷下乡创业。如今,在江夏形成了一批荆楚风韵浓厚的旅游精品村,走出了一条探索大都市乡村振兴的“江夏路径”。
江夏区是武汉市的南大门,湖北省县域经济“十连冠”,也是一个工业发达且带有大片农村的新城区,农村人口多,发展相对滞后。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是江夏补齐发展短板、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迫切需要。
2018年,江夏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围绕精准扶贫、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三乡工程”拓面提质、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领域,攻坚克难,开拓进取,促进了农村发展、农业转型、农民增收。
昔日“空心村”变身美丽乡村 市民纷纷下乡创业
江夏五里界童周岭老屋改造。(胡世明 摄)
在武汉江夏区五里界街童周岭村小朱湾,绿树掩映着青墙灰瓦,鲜花点缀着湾间小道。原本这里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失地村”和“空心村”,年轻人外出打工,老人和孩子留守。
近年来,该村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开展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的“三乡工程”,对村民房屋进行传统设计改造,加大环境整治。经过几年的发展,这里如今一跃成为“全国文明村镇”和“十大荆楚最美乡村”。
2014年,该街道办请来中国乡建院专家对小朱湾统一设计、改造。一年后路宽了,房子新了,光纤也通了,路上的垃圾、污水再也看不到了,人居环境的“逆转”,令人刮目相看,也开始吸引武汉市民到这里租住农房。
雨后彩虹下的小朱湾。(刘斌 摄)
“2018年退休后来玩,看到环境这么好,和几位退休的朋友商议后就花了8万块租了一栋农房自住。”武汉市民张安能说,家人、朋友可以经常来住,还能经营“农家乐”和民宿,在退休后增加点收入。
“高颜值”的小朱湾吸引了不少市民来此安家“落户”当村民。华中师范大学国学院副教授许刚来了,租用农房成立新民文化书院,让这里成为周末亲子游学、国学讲演活动的好去处;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团队来了,小朱湾有了第一家教授工作室……
如今,江夏建成了像小朱湾、童周湾、舒谢湾等一批荆楚风韵浓厚的旅游精品村,6个生态特色小镇、10个共享农庄聚集区、112个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形成了沿梁子湖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观光经济带。
建设100个美丽乡村 文明乡风吹遍乡村
梁子湖大道附近小村庄。(舒运平 摄)
“依托江夏田园综合体项目,连片推进100个美丽乡村建设。”江夏区人民政府区长张利介绍,以五里界、梁子湖风景区10个村100个村湾为重点,集中打造50平方公里“环梁子湖四三行动示范带”。
“农村变美了,人气旺起来,农民的荷包也鼓起来。”目前,江夏区169家“三乡工程”企业和221位能人累计新增投资14.24亿元,有力推动了江夏乡村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并积极对接全域旅游,带动乡村旅游人数超过600万人次,实现乡村休闲旅游综合收入20亿元以上,直接吸纳用工5000余人,带动农户超过3万户、10万余人。
目前,全区建档立卡的17929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销号,49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江夏区探索扶贫新模式,以扶贫资金入股形成资产收益助推脱贫攻坚,把南北对接助推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作为增强集体造血功能重要举措,南部三个老区街道46个贫困村与北部三个园区组建合股公司,预计从2018年开始每个村可以实现集体经济收益12万元以上。
乡村振兴工作,不仅要“面子”美,更要“里子”实。“里子”就是乡风、家风和民风,这“三风”既凝聚了精神,又融合了力量。
武汉江夏区则以此为契机,以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三风”行动为抓手,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助推乡村振兴,让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张利表示,2019年,将继续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统筹推进江夏南北协调发展,实现农村发展、农业转型、农民增收。(周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