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挑绣之韵”亮相北京恭王府。
11月14日,由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武汉纺织大学)(以下简称武汉纺织大学非遗研究中心)承办的传统棉麻纺织技艺与产品设计培训班圆满结业,通过为期1月的课堂学习、技艺交流、实践培训,来自各省份、多民族的学员们各展身手,以精湛技艺嫁接时尚设计,完成了一件件优秀手工作品。
针对薄弱环节 邀手艺人进大学“深造”
学历偏低,见识有限,怀揣一身好手艺,却无法适应市场需求,这一现象长期困扰着纺染织绣类非遗传承人群。
2016年起,武汉纺织大学入选由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等多部门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已举办多期研培班,邀请国内传统纺染织绣类非遗项目的国家级和省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及从业人群,到高校“深造”。
本期培训班,针对较为薄弱的传统棉麻纺织技艺开设,汇聚来自湖北、贵州、海南等地包括黎族、布依族、苗族及汉族的40名学员,涵盖河北威县土布、江西夏布、黎族传统纺染织绣、布依族织锦及湖北红安大布、华容土布、枣阳粗布等非遗项目。
培训课程除纺织科技史、文化史、技艺实践外,增加织造工艺与设计、纺织品创新与开发等课程。其间,还组织学员参观考察,完成结业作品100余件。“将老手艺人请进高校‘深造’,我省走在前列。早在2015年5月,我们就与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省非遗保护中心)合作,开办了湖北省纺织类非遗培训班。”武汉纺织大学非遗研究中心主任叶洪光教授介绍。
图为:非遗元素时装秀。(武汉纺织大学非遗研究中心供图)
精心组织 汉绣教学计划获赞
武汉纺织大学非遗研究中心专家团队,长期致力于荆楚非遗的调查研究。冯泽民教授30多年来一心扑在汉绣文化研究上,出版38万字《荆楚汉绣》,填补了汉绣研究领域空白。叶洪光教授爱“绣”如痴,奔走30多个省市自治区寻找民族织锦,花费百万元购买手绣旧服饰,办起非遗传习馆,用于展览和教学。
正是这些扎实调研,他们深知传承人需要什么。2017年中国非遗传承人群(汉绣)研修班在总结前面几期经验基础上,贯彻文化和旅游部提出的“向教授学文化、向大师学技艺、向工匠学精神”的要求,在教学计划中突出教授、大师、传承人群的不同作用,让传承人群跟随教授学习汉绣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艺术创新设计;跟随大师学习核心技艺,提高技能;传承人群互相切磋,取长补短。教学计划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针对性强,递交文化和旅游部审定时,被赞为“样板”。
培训班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先松将汉绣针法处理等核心技艺概括成几首诗词,方便学员们掌握。汉绣大师任本荣结合几十年从艺经验,讲述汉绣历史源流。高校教师团队则精心安排了配色方法、创意设计、非遗衍生品开发等课程,提高汉绣传承人群的艺术素养、创新能力。
图为:非遗元素时装秀。(武汉纺织大学非遗研究中心供图)
牵线搭桥 非遗项目联姻高校设计团队
多彩的黄梅挑花,细腻的花瑶挑花,生动的苗族挑花,在摇曳的重绉真丝上更显灵动。汉绣、红安绣活、大冶刺绣等荆楚刺绣的经典图案,在真丝面料上光彩夺目……
2018年6月,“挑绣之韵非遗服饰秀”惊艳北京恭王府,逐一登场的非遗服饰,将荆楚地区及国内多个地域特色浓郁的非遗项目,融入时尚设计理念,使精湛的传统技艺与当代审美完美结合,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此次展示的优秀非遗服饰作品,由武汉纺织大学非遗设计团队,牵手2016年至2018年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班的民间刺绣、挑花学员,在培训期间共同开发设计完成,是“传统工艺+设计力量”新型模式的有益探索。
高校非遗设计开发团队牵手非遗传承人,在款式、花色、品种、设计等方面进行改良提高,研发出了一批适应当代审美与市场需求的产品,有时尚手提布包系列、复古旗袍系列、新款床单系列等。此外,该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让服装表演专业的模特们穿上非遗元素服装,频频走上T台,以时装秀展示非遗风采。
省非遗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晓慧称,近年,在原省文化厅非遗处、省非遗保护中心牵线搭桥下,武汉纺织大学与红安大布、黄梅挑花等非遗项目建立密切联系,以“秉承传统、不失其本、保护传承、创新实践”为宗旨,以“传统工艺+设计力量”模式助力非遗项目在实践中不断拓展,使荆楚非遗拥抱时尚,贴近现代生活,非遗项目得以重新绽放活力。(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海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