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在黄鹤楼讲解古诗词 旅游志愿者为古色旅游添“古香”

长江日报2018-11-01 11:30:31

  原标题:在黄鹤楼讲解古诗词 还懂手语服务听障游客 旅游志愿者为古色旅游添“古香”

(文末有摘要)【游武汉 新体验】【游在武汉-文字列表】在黄鹤楼讲解古诗词 旅游志愿者为古色旅游添“古香”

旅游志愿者龚礼娴(左)在服务游客  武汉旅游志愿者服务队供图

  “崔颢的一首诗作《黄鹤楼》,李白竟然为之搁笔,这是为什么?”在黄鹤楼公园,一群游人经过不起眼的“搁笔亭”非常好奇,诗词志愿讲解员龚礼娴为大家讲起了这其中的小故事,原来亭名取自盛唐时期黄鹤楼上“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一段佳话。在龚礼娴生动的讲解下,一些经过的游客也纷纷驻足倾听。

  这幕场景,在武汉古色旅游地标黄鹤楼已是常态。2018年以来,武汉市旅游委八支部与黄鹤楼公园服务支部共同开展以“党旗引领古色旅游铿锵前行”为主题的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其引领的武汉旅游志愿者服务队的志愿活动,不仅服务了游客,还能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黄鹤楼背后的典故,为形成古色旅游的特色“助力”。

  讲解景区诗词历史

  志愿服务助力“古色旅游”

  “星级导游”龚礼娴就是来自武汉旅游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名志愿者。“很多游客去黄鹤楼游玩都是随意游览,拍拍照就走,对于黄鹤楼的典故都不清楚。”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时,龚礼娴会在黄鹤楼进行诗词讲解,帮助更多游客加深对黄鹤楼的历史和文化的了解,“比如在诗词碑廊有1700多首诗词,提到的名人也特别多,我会以其中一位大家耳熟能详诗人的诗词为例,讲一些背后的小故事,加入一些趣味性的解说,来帮助大家了解这些诗词。”

  武汉旅游志愿者服务队对黄鹤楼景区的志愿活动,不仅仅局限于诗词讲解。还有一些志愿者在活动中给一线导游人员和游客发放饮用水、武汉地图等物资,引导游客拾捡垃圾、文明旅游,做着看似小事、但意义不凡的日常工作。

  在十一期间“文明旅游为武汉加分”的文明劝导行动中,旅游志愿者们进行服务时,游客的文明素质让他们很难忘。中国地质大学的孙辉说,他在发放文明垃圾袋时,发现很多人都自带了垃圾袋,没有带的游客也会主动找他索取,“只要合理引导提供条件,大家都可以做到文明出游。”

  年龄最小的志愿者于书可才6岁,和妈妈朱颖慧一起当文明劝导者。起初于书可不敢说话,妈妈和志愿者叔叔们鼓励他要勇敢。当于书可鼓足勇气将垃圾袋递给一位阿姨时,阿姨高兴地说:“谢谢你小朋友,我们一定不乱扔垃圾。”

  会手语服务 学急救技巧

  旅游志愿者掌握多项技能

  武汉旅游志愿者服务队前身是2012年成立的武汉市旅游局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2015年9月才由国家旅游局正式命名组建。这支队伍里不仅仅有优秀的旅游工作者、旅游爱好者,还有在校大学生。目前全市有1556名旅游志愿者登记在册。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游客,志愿者们掌握了工作之外的各项技能。“星级导游”龚礼娴就是一位会手语的旅游志愿者,通过参加市旅游委组织的手语培训、自己上网寻找视频教程等方式,龚礼娴能用简单的手语和有听力障碍的游客问好,引导他们去想要去的地方。有一次志愿服务时,龚礼娴发现有一个孩子不苟言笑,她讲解时,孩子母亲就会半蹲在孩子身边。原来这名孩子患有先天性听力障碍。龚礼娴用简单的手语向孩子问好,孩子一瞬间就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旅游志愿者、导游袁智是一名应急旅游志愿者,积极参加各项安全应急培训演习。为学好应急处理,他曾经跟着长江志愿者服务队的队员学了好几个月。凭借着积累的应急处理知识,处理了多次突发事件。他回忆,有一次在景区志愿服务时,游船刚刚离岸,一位游客探身时突然落水了。所幸水并不是很深,袁智赶紧跳到船上,拉着该游客的胳膊窝,将他背靠船帮拉到船上,再将游客移到岸边平躺,进行按压性人工呼吸。救助时间非常短暂,游客当时就吐出水来,恢复了正常呼吸。

  长江日报记者获悉,近4年来,武汉旅游志愿者服务队已经举办了54场旅游志愿者服务主题活动,志愿服务达33560个小时。他们长年分期分批在全市重要景区、交通集散地主动承担志愿服务,为游客送温馨,为行业树形象,为城市扬文明。(长江日报记者黄丽娟 通讯员武旅)

阅读
 
编辑:苏喜茹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