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范培仁:妙手生花石拼画

三峡宜昌网2018-10-30 18:27:51

范培仁:妙手生花石拼画

范培仁三十载精心钻研,练就高超技艺,创作了数千幅三峡石拼画。(记者 黄余洋 摄)

  一块块平凡无奇的石头,在他的巧思妙想之下,幻化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作;一套桌椅几种画具,他巧手绘制,暗淡的石头呈现出缤纷的色彩;一间陋室一处柴房,精美画作满屋,石头带来的艺术气息萦绕其间……

  西陵区民间艺人范培仁,将天然三峡石粘拢成型,再用油漆描成画,制作“三峡石拼画”。三十载的精心钻研,技艺不断纯熟,“三峡石拼画”被越来越多人所知,甚至作为三峡特产受到游客青睐。

  创作千幅石拼画

  10月25日,天气晴朗,西陵区夜明珠街道镇平路社区,77岁的范培仁正把新创作的石拼画《有德人天地宽》搬到院子里晾晒。“昨天刚上了色,看着天气好,就拿出来晒晒,干起来更快。”范培仁边搬边说。

  小小的柴房院子里,10平方米的地方全是石头。这些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石头,全是范培仁捡回来的。“它们可是我的宝贝,不少是从老家襄阳、丹江带回来的”,范培仁介绍,现在能捡到的三峡石越来越少,每次回农村老家,他都会将一袋一袋的石头背回家。

  走进范培仁的家,简陋的房间收拾得干净整洁,天花板上、墙壁上、地上几乎全是他创作的石拼画。范培仁说,近30年来他已创作了数千幅作品,现在留在家里的,多是他钟爱的。

  房间的小角落里,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副老花镜、一件围裙、几只毛笔、数瓶颜料……就组成了范培仁的工作台。戴上老花镜,范培仁右手拿笔,左手扶住右手,细致地为新作的石拼牡丹花上色,绿色的叶片、白色的叶脉、橙色的花蕊、红白的花朵……

范培仁:妙手生花石拼画

范培仁三十载精心钻研,练就高超技艺,创作了数千幅三峡石拼画。(记者 黄余洋 摄)

  苦练技艺终成名

  范培仁与三峡石的缘分,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由于家庭负担重,范培仁听说石头好卖,就抽空去西坝捡些好看的石头,与爱人一起摆摊卖。

  “刚开始就是在石头上上点清漆,后来又想着写点字、画个简单的画。”由于爱动脑筋,范培仁家的石头特别是受欢迎,一天可以挣三四十块钱,抵得上他一个月的工资。

  而师傅马玉太的出现,则让范培仁开启了新的世界。当年,四川万县(今重庆万州区)人马玉太来宜昌卖三峡石,看到范培仁的石头后,连连摇头说,“你这个石头太不成样了。”范培仁有些不服气,可看到马玉太的石头后,彻底被他的技艺折服。

  范培仁把他接到家里吃住,还四处带他在宜昌找买家,帮他搬运石头。范培仁的诚意感动了马玉太,他不仅教他制作石拼画的技艺,还建议范培仁到四川、重庆去学学看看。

  为了更好地创作石拼画,只有小学文化的范培仁开始学绘画、练书法、用心观察万事万物。1991年,范培仁前往四川万县,学习石拼画技艺。“为研究一幅石拼画,我点了一碗牛肉面,在万县一家饭店吃了几个小时。”正是因为范培仁的执着,他的技艺不断提高。

范培仁:妙手生花石拼画

范培仁三十载精心钻研,练就高超技艺,创作了数千幅三峡石拼画。(记者 黄余洋 摄)

  愿收徒弟传手艺

  “做石头拼画时,最重要的是按照三峡石原有的形状做画。”范培仁讲起制作石拼画的心得。在作品《拼搏》中,范培仁用了一块像脚掌的石头,但这块石头有些残缺,于是他用两颗小石头做了补充。“残缺也是一种美,这样的拼搏更有力量。”范培仁用其构思,保留石头原本的形状,让画作更具意义。

  石拼画里除了石头,还需要与石头嫁接的材料,范培仁慢慢寻找、多次尝试,将最适合的材料用到石头画里。《老鼠爱大米》的米,是用废旧的席子做成的;莲藕的根须,则多股铜线编织而成,比粽线更耐保存;《黛玉葬花》的锄把选择了用一次性的筷子作材料……

  “手艺熟练了,如果天气好,做一幅石拼画需要一个多星期。”范培仁说,现在身体不太好,眼睛得了白内障,双手也抖得厉害,但石头给了他乐趣,也教给他生活的智慧,他一直不愿意停下来。

  如今,范培仁在家里成立了“范培仁三峡石拼画工作室”,也被设为“西陵区民间文艺传习基地”。“现在最大的愿望是找到个好徒弟,希望这门手艺能传下去。”范培仁期盼地说道。(本网讯记者 杨春艳 通讯员 郑立艳 唐廷芳)

阅读
 
编辑:苏喜茹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