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记者探访八号线在建省博站(暂定)施工现场,地面大型机械不停运作,地下工人们抓紧时间固定钢筋 记者胡冬冬 摄
“武汉军运会筹备工作全面进入攻坚决战阶段”——18日,简短又务实的湖北省迎军运会工作动员大会上,军运会筹备工作的冲锋号吹响。会后,长江日报记者兵分二十路,探访武汉市筹备工作现场,全市上下正争分夺秒、凝心聚力,为向世界呈现一届最精彩的军运会而全力拼搏。
工作人员忙起来一路小跑
地点:武汉军运会执委会大楼
走进武汉军运会执委会大楼,405房间里,谢小平正在和同事们商谈。倒计时一周年,军运会脚步日益临近,谢小平和同事们的脚步也越来越快。他说:“别人说我们执委会的工作人员完全停不下来。有时候只想着赶紧把手头一件重要事情协调完,完全察觉不到自己是在一路小跑!”
本月8日起,国际军事体育理事会官员相继来武汉考察,这是对各项目竞赛委员会筹备工作的一次实战性检验。作为竞赛部竞赛器材处负责人,谢小平这段时间处于马不停蹄的状态:跟各项目负责人对接,以期尽快确定竞赛器材清单。
谢小平介绍:“军运会27个大项、39个项目竞赛委员会、52个场馆,专项器材、辅助器材、通用器材,都要一一对接,既不能多,也绝对不能少,工作量不是一般的大。”
谢小平有几十年竞赛工作经验。去年5月作为首批人员进入军运会执委会。他坦言,这次参与军运会的办赛工作是最具挑战性的,方案做了一遍又一遍,力求把工作做细做精,最终做到所有器材预计与实际需求相差无几的程度。
再过365天,武汉军运会就要开幕。谢小平说:“我最想说的就是,希望各国运动员都能够安全顺利完赛,取得理想的成绩。”
地上地下,15个工作面同时施工
地点:光谷广场综合体施工现场
17日,记者探访八号线在建省博站(暂定)施工现场,地面大型机械不停运作,地下工人们抓紧时间固定钢筋 记者胡冬冬 摄
武汉军运会开幕倒计时一周年,在地铁建设工地,建设者们正争分夺秒,高标准施工。
地铁8号线二期的省博物馆站、街道口站、马房山站,均位于军运会期间的重点线路上。为保障在会前把因地铁施工而占用的道路还路于民,武汉地铁对这些车站的修建采用各种高效施工方案。
光谷广场综合体含3条地铁和2条市政公路隧道工程施工量。长江日报记者看到,施工现场地上地下有15个作业面在同时施工。“整个6万多平方米的工地上,有700多名工人,50多台大型工程设备在工作。”工程师胡凯旋指了指身后的工地,对长江日报记者说。
光谷广场综合体是明年军运会的亮点片区。为了保障在军运会之前“真正点亮”,胡凯旋和同事们对多项工程设计方案进行了优化。为了节约工期,优化方案将便道建设和永久性马路建设相结合,修建一条“一次性成型”的道路——前期作为施工便道,后期就成了还路于民的永久性道路。这一优化方案,运用到综合体周边3公里长、10米宽的道路施工上,可以节约工期至少2个月。
时间上争分夺秒了,质量上不打折扣,要求就更高了。为了保障道路质量精细度,这项工程的管理人员由3名增加到了7名。按照道路施工规范要求,为保障道路的压实度,每1000平方米的道路要求选取2个检测点,但胡凯旋和同事们要求测4个点,做到精益求精。
“军运会是大事,地铁建设是大事。参与到这两件大事中来,对我个人而言是辛苦的,更是自豪的。试想明年军运会期间,世界各国的客人来到光谷广场综合体,一定会感叹这里交通的便利、建筑的宏伟,而这些都有我的一份付出!”胡凯旋说。
(长江日报融媒体 记者 李勇 郭佳 贺方程 王谦 黄师师 黄琪 董晓勋 谭德磊 龙京 史强 见习记者金晨 曹欣怡 通讯员 祝丽芳 刘培 朱素芳 李浩 黄威 李涛 杜微波 刘雄 李晓静 叶向东 江萌 王桂苹 常敏 袁永华 统筹:记者 夏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