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因武汉萌发创作灵感 法国博士想在武汉办场画展

长江日报2018-09-14 10:24:51

因武汉萌发创作灵感 法国博士想在武汉办场画展

《龙》

因武汉萌发创作灵感 法国博士想在武汉办场画展

《召唤》

  2018年9月10日,31岁的法国外教约恩在武汉工程大学度过了第三个教师节。在武汉三年,他除了致力于可持续性绿色能源的专业研究,还因武汉而萌发灵感,创作了23幅充满奇思妙想的画。他说:“我最大的心愿是有一天可以在武汉举办一场公开画展。”

  约恩的微信签名是“约恩博士”。几年前,在法国地中海海岸城市蒙彼利埃读博士时,约恩认识了一位后来成为他妻子的湖北姑娘靳晓芸。博士毕业后,他和太太一起来到武汉工程大学教书。在陌生的武汉,画画成了约恩最重要的精神食粮。日前,记者来到约恩位于武汉工程大学的家。简朴的家中,墙上、窗户边、沙发旁,到处挂放着约恩在武汉的创作。

  约恩告诉长江日报记者,他的外祖父是绘画爱好者,母亲是位画家,却希望他成为专业技术人才。这位工科男画画纯属自学成材,他从17岁开始学画画,至今积累了60多幅作品,其中23幅都是在武汉完成的。

  约恩的画里,看不到学院派的痕迹,人、动物、自然、星空,奇妙地组合在一起,映着武汉的街道和建筑,色彩绚丽。因为不喜欢交际,他的绘画题材基本来自在武汉遇到的人、去过的地方,如他最喜欢的昙华林以及武汉植物园、各式街道等。

  尽管工作繁忙,有时几个月才能画一幅画,但约恩仍将画画视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他说自己一开始只是为家人画些素描肖像,现在想为大众而画,画一些普通人也能欣赏的作品,“艺术并非高不可攀,我是一个特别害羞的人,希望以绘画为载体,在武汉认识更多人,结交更多朋友”。

  约恩2016年曾在武汉工程大学内举办过一次小型画展,反响不错。或许是名气不够,或许是画作还没有积累到一定数量,约恩想在武汉的画廊或美术馆举办一次公开画展的心愿至今没有实现。“希望我的这些画,可以早日和武汉观众见面。”他说。(长江日报记者周满珍)

约恩:感谢奇妙的巧合每天都在武汉发生

  和记者谈到在武汉的创作轶事时,约恩把每幅画都比做一次战争,“一方面要不断改进绘画技巧,在武汉遇到的新人新事,也会给我的创作带来新的刺激和挑战。”

  最乐意在昙华林消磨时间

  因为从小在法国乡村长大,来到武汉大都市,令约恩更怀念童年在田野和森林里玩耍的时光。闲暇时,他喜欢去武汉植物园,不少作品也和自然有关。《召唤》中,繁华的街道口,迎面而过的鹿和猴子,表达了这位法国青年重返自然的愿望,“想召唤大家亲近自然,不要将社会与自然、动物分开”。

  昙华林是约恩最乐意消磨时间的地方。一年前,约恩去那里行走时,发现了一栋西式风格的建筑,当他知道这栋建筑将不复存在时,令他很伤感,于是他画下了《昙华林忆旧》,“可以说是我的致敬之作,借此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它曾经存在过”。

  街道和建筑画好后,约恩很想在画面里加一个穿着旗袍的女人,怀念一个逝去的时代。但是他寻找了一年模特未果,当他不再抱任何期待时,有一天,却在自家楼下发现了一个穿着蓝白旗袍的女子正在拍照。约恩上前一问,才发现这是一位学生,并且愿意成为他的模特,“这种奇妙的巧合每天都在武汉发生,我很感谢。”

  关注武汉优秀女性生存状态

  每次画画时,约恩会先在脑海里勾勒一个形象,画作《穿红裙子的女人》,来源于他在武汉获得的首个灵感。他想象一个穿着红裙子的女人走在黑暗的街道上,一束光笼罩着她。约恩一直很奇怪这灵感从何而来,两年后,他认识了一个非常优秀的武汉女人,并成为朋友,然后终于画完这幅《穿红裙子的女人》。

  在约恩看来,红色代表着高学历、坚强而独立的、有经济实力的现代中国女性,她们因为优秀备受瞩目,但社会对“剩女”的负面评价,就像一束强光照着她们,让她们变成透明,存在感消失。

  约恩喜欢在画里设置很多艺术符号,例如画作《走钢丝的女人》寓意着职场、家庭、社会的多重压力,让优秀女性如履薄冰地平衡着各方面的关系。画面中外露着电线的老社区,原型就是约恩岳母居住的小区。有一天他抬头看自己的小区,也是如此。“连接起千家万户的电线,也寓意着网络世界的延伸,让现代人的隐私无处可藏。”约恩说。(长江日报记者周满珍)

 

   

阅读
 
编辑:苏喜茹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