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逐梦“绿富美”——农旅融合的应城实践

湖北日报2018-09-12 11:09:52

逐梦“绿富美”——农旅融合的应城实践

图为:应城市农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楚珍园世纪花海吸引四方游客。(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鸿 通讯员 郑毅 摄)

  白露点秋霜,入夜渐微凉。

  借助灯光,湖北葛蓬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水金仔细察看猕猴桃、蜜桔、红橙和冬枣种植基地。“中秋节、国庆节即将到来,要控制好果实成熟的时间和周期,迎接远道而来的游客。”他说。

  葛蓬岗,仅仅是应城农旅融合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应城市将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从化工“高富帅”到农旅“绿富美”的发展之路。

  绿色为本,农旅项目昂起头

  应城,因矿而兴。至2017年底,全市以精细化工、盐化工、石膏建材为主要产品的规上企业超过100家,总产值达到333.8亿元,成为湖北省103家百亿产业集群之一。

  工矿重市,成为应城标签。随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应城走到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

  8月29日,湖北“膏盐古镇”养生度假旅游景区施工现场,车辆穿梭,机器轰鸣,项目主体工程开工。该项目总投资20.25亿元,通过开发建设“膏盐古镇”及膏盐康疗基地,打造华中唯一膏盐峒商码头和华中“康养度假LONGSTAY”胜地。

  应城外事侨务旅游局局长徐立芳说,该市旅游经济版图已初具规模,聚集了汤池温泉、国家矿山公园、膏盐古镇等一批投资过20亿元的旅游项目。2017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276万人次,实现收入17.8亿元,较2016年分别增长15%和14.8%。“从上半年统计数字看,年底实现人数突破300万、收入达到20亿的目标大有希望。”

  葛蓬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位于应城义和镇,集种植、养殖、垂钓、采摘、观光、餐饮、住宿于一体,2017年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实现总产值2000万元。丁水金说,至2020年,公司将实现“产值突破1亿元、流转土地1万亩、提供就业岗位1000个、帮扶贫困户100户”的“四个一”目标。

  义和镇党委书记胡雄杰坦言,前几年为了发展经济,确实动过一些跟“化工”沾边的脑筋,原因是“周期短、见效快”,现在则“不是绿色不落地”。从2017年至今,义和镇已招商引资5个项目,清一色的农旅融合项目。

  应城市招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以来,全市引进国家矿山公园、楚珍园、罗曼假日玫瑰庄园、膏盐古镇等一批农旅融合项目,投资总额达到60亿元。

  脱贫为根,乡村旅游显身手

  在《2017年度湖北省县域经济工作考核情况》中,应城市排名全湖北省一类县市区第19名,人均生产总值、人均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四项指标位列孝感市榜首。

  不过,应城市的精准扶贫工作并不轻松。至2017年底,该市尚有重点贫困镇6个、贫困村36个,贫困人口10309人。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过于单一,贫困户增收乏力。

  近年来,应城通过招商引资、鼓励土地流转租赁等方式,强力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先后建成5个占地面积过千亩的“农旅田园综合体”,为农民就业增收、农村经济发展、贫困人口脱贫提供了全新途径。

  从应城市区向西,一条西部旅游公路将众多农旅项目综合体一线串珠。在杨河镇,罗曼假日玫瑰庄园提供就业岗位90个,每月固定收入2300元至3500元,采摘期间增加临时岗位300个至500个,每日薪酬120元。

  55岁的茨庙村村民陈爱良以前在广东打工,每年纯收入约3万元。现在自家10亩旱田流转给庄园,自己种10亩水田,他本人在玫瑰庄园负责绿化除草,一年纯收入大约4万元。“不仅钱挣得多,还能带孙子,一举两得。”陈爱良说,“在我们基地,老年人可以从事保洁员、采摘工作,年轻人可以从事服务员、售货员工作,中年人可以从事保安员、勤杂工作。只要不馋不懒,人人都能脱贫致富。”

  徐立芳介绍,让传统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是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新路子,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平台。

  美丽为梦,文明乡风载乡愁

  9月3日,在城北办事处魏河村,村级公路硬化工程正加紧施工,全村百姓投工投劳。村民魏双伢说,把路修好了,2019年就能有更多的游客来赏花、采摘。

  9月4日,杨河镇党委书记褚亚敏提出打造“玫瑰小镇”,将镇区主干道统一装修,形成统一风格。小镇变美了,酒店、宾馆、超市才能生意红火。

  应城市住建部门负责人介绍,农旅产业快速发展,激发了农民建设美丽乡村的积极性,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六通五有”基本实现全覆盖,村庄环境干净整洁,农村垃圾处理长效机制有序运行,垃圾和污水有效治理。

  统计数字显示,2017年至2018年,应城市建成1个森林乡镇、30个省级“绿色示范村”,实现全市范围内生活垃圾全收集、全转运和全处理。该市计划五年建设100个“富裕、清洁、生态、幸福、和谐”的美丽乡村。

  家乡巨变,吸引游子归来

  不满30岁的甘方义回到义和镇,成立天晓阖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生态种植、养殖为基础,配套建设采摘园基地、垂钓中心、品牌大米生产加工基地、大型虾城餐饮基地,努力打造建设全省一流生态种植养殖示范基地。

  在外打拼的陈军回到汤池镇,投资2500万元建成湖北鲜野稻鳖示范基地和陶家湖农庄,开发农家乐、民宿等乡村旅游项目,带动100余名村民奔小康。2017年,该基地“稻+鳖”总产值达2000万元。

  旅游兴、乡村活、百姓富、生态美——这,就是农旅融合发展的应城实践。(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赵峰 通讯员 郑毅 刘振宇)

阅读
 
编辑:苏喜茹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