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小摊贩,到个体户,再到董事长,他的命运随汉正街起伏——“盲侠”郑举选:时代变迁里的商海三部曲
图为:7月12日,郑举选讲述他的经历。(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朋 摄)
图为:郑举选在汉正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朋 翻拍)
“天下第一街”汉正街,武汉商业的“一面旗”。
绰号“盲侠”的郑举选,汉正街上的一个“传奇”。“ 我的 一生,都跟汉正街紧紧联系在一起。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的今天。”
7月,汉阳墨水湖畔的小庭院中,78岁的郑举选回首跌宕起伏的人生,五味杂陈。
4个多小时讲述的,虽然都已是过眼云烟,但时代的变迁,却在他的故事中呈现得格外清晰。
“小摊贩”郑举选——双目残障却心气过人 18岁便崭露经商才华
“我的外号本来不是‘盲侠’,而是‘麻瞎’。”
眼前的郑举选,戴着一副大墨镜,脸上刻满了岁月沧桑,稀疏的白发整齐向后梳成大背头,谈吐中透出商人独有的精明与自信。“我1940年出生在蔡甸区侏儒镇,父亲在汉正街的老三镇市场做生意。”郑举选说,幼时一场天花,给他留下了满身“麻子”和溃烂的双眼,“麻瞎”这个绰号由此而来。
郑举选清晰记得,11岁时的一个夜晚,他一阵头晕后,左眼彻底失明,只剩右眼还有微弱的光感。但是,即使看不见黑板,他也坚持上学,用耳去听,用心去记。寒暑假,他会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些刷子、筲箕等小物件,补贴家用。
1958年,赶上“公私合营”,家里拿出100元钱入股汉正街的“三曙百货合作商店”,18岁的郑举选成为一名销售员。才到店里,经理看他视力不好,给他定的工资每月28元钱,在所有销售员中最低。“这让我很不服气。”郑举选暗下决心,要证明自己的实力。
那时的销售方式是“行商”,需要每天到店里领货,再挑到外面去卖。郑举选四处“捡耳朵”,寻商机。“听说武钢明天要发工资,我第二天一早就到店里领货,第一个赶到武钢的厂门口去摆摊。”郑举选说,他专门根据一些大单位发工资的时间,有的放矢,业绩逐渐做了起来。短短一年,他的销售额排到了全店第一。
这是郑举选经商才华的首次展现。然而,那个年代,没有更大的舞台让他施展。1959年底,他被调岗,安排到市政单位工作。
直到1961年,郑举选听说,武汉要恢复汉正街的老市场,允许小摊小贩搞个体经营,这才脱去工装回了家。
取其父郑行协的名字,郑举选注册申办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商业执照——“协记小摊小贩”。他将勺子、鱼钩、鱼线、气球、针头线脑等往地上一铺,就在家门口摆起了摊。
“个体户”郑举选——苦熬13载走进春天里 领到汉正街首批个体工商户执照
命运总是出其不意,就在郑举选的生意刚刚有点起色,又发生了转折。
1966年后,个体私营经济被视作产生资本主义的温床而严格限制,汉正街陷入沉寂。
为了谋生,他将一些小百货生意潜入地下,偷偷经营。参与者大多是盲人,收入微薄,只够混口饭吃。
直到1979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他的人生因此天翻地覆。“终于又能堂堂正正做生意了!”郑举选激动地说,那时的他,就像溺水者抓住了一根岸上递来的绳索,看到了生的希望。
他递上申请,与103名街坊一起,领到汉正街的首批个体工商户执照。
随后,他带着仅有的15元钱回到熟悉的汉正街,摆起小百货摊。
郑举选一出现在汉正街,许多昔日隐藏在地下的客户都来看他,给他带来货源,带来信息,带来红火的生意。“视力不好,我只能更多的用脑用心。”郑举选说,做生意诚信第一,童叟无欺是根本;其次是要善于挖掘商机,想办法去做别人不敢做的事。
他一面秉承薄利多销、货真价实的老传统;一面深入挖掘货源,直接与厂家联系,用信誉担保,不拖账、不欠款。
5年多的时间,他构建起了一张牢固的销售网络,加上数条独家进货渠道,生意逐渐由零售转为批发,成为汉正街上有名的“中间商”。
堆积如山的货物,到了郑举选的手里,总是能盘活。
“董事长”郑举选——创下汉正街“四个第一”50余条生意经,“诚信”是基石
改革开放后,短短几年间,汉正街的个体商户数量从百到千,成倍增长。
1979年到1984年,郑举选的生意蒸蒸日上。尝到甜头的他,对改革开放后“重商育商”的好政策心存感激。
1982年,国家开始对个体商户征税,税费数额根据实际销售情况自行上报。郑举选叮嘱会计:“多报一点,国家形势好了,我们才有好日子过。”
1984年,郑举选成为汉正街无人不晓的首富。他创下四个第一:销售额连年第一,纳税连年第一,各种捐款第一,认购国库券第一。
顺风顺水,郑举选原本只想多赚点钱去养老,但44岁那年,又面临人生再一次的抉择。
1984年,国家鼓励兴办侨资企业,郑举选因有海外关系,受邀在汉正街开办“武汉友谊华侨贸易部”,并被推举为董事长。“一开始,我是抗拒的,但仔细想想,个人利益与国家的需要孰轻孰重,所以还是决定去拼一拼。”就这样,郑举选从个体户变成了企业家。
他关掉了自家的店铺,全心经营企业:聘请一批老商业专家、会计师、律师、高校经济管理系教师、研究生组成“智囊团”,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细化分工,实行“岗位责任制”,让企业的每一颗螺丝运转起来;落实“股份制”,每年年底给股东兑现分红,在当时的股份制企业中屈指可数。
1985年到1991年之间,企业年销售额高达500万元,郑举选作为行业标杆,到全国侨资企业代表会上介绍经验。
1992年,随着汉正街两次小范围的拆迁改造,企业承包合同期满,郑举选逐渐淡出汉正街。
1998年,他离开汉正街时,这条500年历史的老街经过改革开放洗礼后,已成为批发“先富起来者”的传奇。“金盆洗手”20年,再谈汉正街上的“生意经”,郑举选拿出一份四页纸的记录,上面写着50多条俗语——“亲兄弟,明算账”“货卖一张皮”“苏州打货杭州卖,赚多赚少图个快”“宁可当年收五斗,不可隔年收一担”……
郑举选说,这就是他总结的“小窍门”。“窍门”可以写在纸上,但“诚信”二字一定要写在心里。(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邓伟 实习生 范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