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法学界新秀陈柏峰:用“脚”做学问 踏上成功之阶

湖北日报2018-07-19 10:05:06

法学界新秀陈柏峰:用“脚”做学问 踏上成功之阶

图为:7月9日,陈柏峰在办公室翻阅书籍。(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朋 摄)

  “80后”大学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

  陈柏峰年纪不大,已经拥有许多令人羡慕的头衔。

  勤奋和方法,是陈柏峰的成功之道。凭借艰苦卓绝的付出和别具一格的方法,这个咸宁小伙从一个对法律不感兴趣的本科生,成长为中国法学界的翘楚。

  学以致用 一篇论文改变人生轨迹

  个头不高,皮肤黝黑,戴着眼镜。7月9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面前的陈柏峰,看上去还有些许学生气。不过在中国法学界,陈柏峰可是个人物。

  作为中国法理学会理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一些国家部委在制定政策法规前,会向他征求意见。但在20年前,他还是个对法律不感兴趣的小年轻。

  成为一名科学家或工程师,曾是陈柏峰的理想。“上大学后,头一年我基本没怎么上课,成绩在班里排倒数。”到了研一,同学的一句话,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当时,他的一名同学考进一家新闻单位。工作中,这名同学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事情”:“明明法律有明文规定,他们为啥宁可上访也不走法律程序?”“为何法院判决有理有据,当事人还是不服,要闹事?”……

  为了把问题搞清楚,陈柏峰让同学寄来一大摞案例材料,“我研究了一个暑假,写出一篇题为《缠讼、信访与新中国法律传统》的论文,发表在《中外法学》杂志上。这也是我发表的第一篇论文。”

  从此,陈柏峰在法治研究的道路上一发不可收。至今他已发表了百余篇论文,其中核心期刊上有80多篇,“回想起来,正是当年的那篇论文,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陈柏峰说。

  直面问题 推动法治中国建设

  做学问,只关在书斋里怎么行?既然一些现象和问题在课本中找不到答案,那就去基层找。

  2005年,陈柏峰迈开调研第一步,跟着导师在全国各地开展农村调研。在调研过程中,他发现农民真实的土地权益诉求,与媒体上反映的情况有时会有差异。

  这种现象的根由在哪?陈柏峰对农民土地权益和传媒法治问题展开研究。10多年来,陈柏峰利用课余时间,奔赴全国近20个省市的农村和城市基层调研,写作了《农民土地权益诉求的表达结构》《土地发展权的理论基础与制度前景》等有影响力的论文,并大量阅读有关农村土地权利的著作,同时观察媒体对农村土地权属纠纷的报道,写成《传媒监督的法治》一书,对传媒监督现象作出了有力的理论解释。

  2011年,陈柏峰看到一条“某乡政府出台规定,不准农民违规整酒”新闻,当时网上出现一些质疑声音,有网友怪乡政府“多管闲事”。

  通过基层调研,陈柏峰发现乡政府没有做错。在一些乡镇,村民间的人情往来处于失控状态,“以前只办60岁生日,现在59岁也办。以前婚丧嫁娶摆酒,现在母猪下崽都请客。赶情风日盛,村民不堪重负。”

  “把法理跟当下的困惑结合起来,下基层调查研究,看问题更全面、更客观。”这是陈柏峰推崇的做学问的好方法。

  13年间,陈柏峰每年都会抽出两三个月时间,到基层搞调研。2014年,陈柏峰入选“湖北省青年英才”。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基层法治研究,他与团队在学院建立了基层法治研究所。2016年,他主持的课题“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法治保障研究”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他本人还入选2016年度“长江学者”。

  “有使命感,直面问题,务实调研,成果接地气,他用勤奋铺就成功的阶梯。”对于陈柏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徐涤宇如是评价。(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际凯 通讯员 杨伶俐 实习生 张健)

编辑:苏喜茹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