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成立6年已有150多个留学生成员 华师“洋雷锋”志愿队 要到恩施山区支教
新华社武汉7月9日电 “一看到这个暑期支教信息,我就报名参加了。”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留学生钱勇说,7月中旬,他将和7名留学生志愿者前往湖北恩施山区开展暑期支教活动。
钱勇是华中师范大学“洋雷锋”志愿服务队成员,他去年9月来到华师读硕士研究生,刚入学就加入了“洋雷锋”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
这位热心乐观的小伙子,脸上带着腼腆的微笑,他对记者说,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感觉很快乐。
多年前,华师尼日利亚籍硕士研究生阿达姆一次机缘巧合结识了武汉市农民工子弟学校春苗小学校长,并受邀给孩子们教英语。刚开始是阿达姆一个人去,后来陆续有更多留学生参与,被当地媒体称为“洋雷锋”。
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和校团委十分重视“洋雷锋”支教行动,2012年,在学校层面成立了“洋雷锋”志愿服务队,让一个人的力量变成一个集体的力量,让更多的留学生参与此项活动。
如今,这支“洋雷锋”志愿服务队已有150多个留学生成员。他们有着不同肤色、不同语言,却拥有同一个名字——“洋雷锋”,践行着具有普遍意义的“雷锋精神”。
这些年,“洋雷锋”志愿服务队成员走进武汉社区、学校、养老机构、地铁站,组织义务献血、支教、看望孤寡老人、陪护白血病儿童、参与绿色环保活动、地铁指路、协助春运等活动数百起,在武汉三镇留下美名。
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佐斌认为,“洋雷锋”志愿服务队的留学生们在细小平凡的事情中践行雷锋精神,在留学生教育中起到了示范作用;同时,留学生们通过这样一个载体参与其中,体验中国社区生活,感知中国发展脉搏,从而更加了解中国,喜欢中国,更加安定地学习生活。
来自北非突尼斯的阿扎已和华师结缘10年,从本科到硕士再攻读博士,他也是第一批加入“洋雷锋”志愿服务队的成员。
阿扎幽默地对记者说,刚开始支教时,面对调皮的孩子们,简直不知道该怎么教他们。现在志愿服务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2018年暑期,他报名参加四川一个保护大熊猫志愿者项目,正在等通知。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互相传递着真诚,感受着信任,分享着快乐。”阿扎说。
来自加纳的姑娘笑容也是“洋雷锋”志愿服务队“元老”,今年博士毕业。加入志愿服务队6年来,她多次参加献血、支教、看望孤寡老人等志愿服务活动。
“我的中文名字是笑容,因为人们都说我爱笑。”她笑着用一口流利的汉语对记者说,“洋雷锋”的经历让她感到充实、快乐,也更好地了解中国,她希望毕业后继续留在中国工作。
“哦,雷锋同志,原来他不曾离去;他就在这里,他就在我们的视线里;平凡而伟大的雷锋精神,就在我们青春绚烂的生命里。”2017年12月5日,“洋雷锋”志愿服务队参加武汉市“志在我心,爱在长江”国际志愿者日主题活动时,阿扎和几位成员朗诵了自己创作的诗歌,引起大家共鸣。
记者了解,“洋雷锋”志愿服务队正在积极申报2018年9月武汉网球公开赛志愿者、2019年世界军运会志愿者,并且计划参与到2020年北京冬奥会的志愿服务。
“‘洋雷锋’的精神很感人,我常常被他们感动。”华中师大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党总支书记邓虹说,来自五湖四海的留学生在感受到中国政府关爱的同时,也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对中国的友好和热爱,给予社会极大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