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在社区办公楼3楼天台的“空中菜园”里,居民正在给蔬果浇水 记者何晓刚 通讯员杨琴 郭莉 摄
丝瓜、茄子、青椒……4日,在武昌区杨园街国棉社区三楼的“空中菜园”里,3位居民正带着孩子在这里采摘新鲜蔬菜。这片菜园约300平方米,放置200多个大大小小菜盆,每天都有10余位居民来此体验种植采摘的田园乐趣。
国棉社区有8000余户居民,其中四分之一的家庭有老人,不少是随子女迁居城市的务农老人。平时老人们交际面窄,带孩子之余总想“重操旧业”,一些住在一楼的老人们便在自家门前的绿化带里私自种菜,结果被物业公司铲除,双方因此多次发生争执。
国棉社区书记郭莉看到后动起了脑筋:“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想办法满足这部分居民的需求,帮他们适应城市生活。”城市里不能种地,社区便想出花盆种植的办法。经城管部门审批,国棉社区把办公楼3楼的天台腾出来让居民进行“种植试验”。
2016年3月,社区6位居民自发成立种植小分队,尝试在天台上种了20多盆花卉,并在社区帮助下铺设灌溉水管,并成立了志愿者组织“公益农夫”,吸引更多居民参与。该项目当年就获第三届武昌区公益创投示范奖。志愿者们将2万元奖金作为启动资金,购置花盆、种子和肥料。社区邀请专家来进行种植技术培训,指导居民用厨卫垃圾自制无毒无味的酵素施肥。
如今,菜园规模不断扩大,“公益农夫”也增加到30多人。志愿者每人认领4—6平方米的菜园,根据各自爱好选择蔬菜品种,还种了一些花卉,轮流浇水定时除草保证植物成长。志愿者张睿依介绍,如今菜园里一年四季蔬菜瓜果不断,供居民自由参观,志愿者们经常把蔬菜分送给邻里和孤寡老人。
住在橡树湾小区的刘金珍老人以前在潜江务农,两年前和老伴一起来儿子家照顾孙子。报名成为“公益农夫”后,她认领了20多盆蔬菜,还认识了很多兴趣相投的朋友。68岁的黄志斌要照料40多盆蔬菜,他告诉记者:城里的孩子少有亲近大自然的机会,每逢周末,就会让7岁的孙子邀约小伙伴一起来菜园,观察蔬菜生长过程。
2018年3月,社区又拿出惠民资金在菜园修建了8米的长廊凉亭。郭莉说,这样一片小小菜园不仅圆了居民“归园田居”的梦,还可以组织亲子科普活动,把菜园变成老少皆宜的科普乐园。(武汉晚报 记者 张延 叶子兰 通讯员 杨琴 郭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