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旅游遇上健康,“化学反应”发生了
去瑞士打针、去台湾体检,这些高端的康养游渐渐离我们越来越近。5月底,湖北省发布了8条康养游线路,让游客可以体验边玩边养生的玩法。
当旅游和健康融合在一起,会发生怎样奇妙的“化学反应”?
被“艾”包围再造一个“艾都”
黄冈蕲春,一株小小的“艾草”成就了一个健康产业。如今,这个产业因为旅游的加入,又有了新变化。
在李时珍纪念馆瞻仰医圣;去李时珍百草园近距离接触蕲春四宝和各种药材;在李时珍文化旅游区体验医道文化、尝养生斋饭、体验蕲艾养生;去蕲春游客接待中心参观蕲艾制品加工现场;2018年开门迎客的蕲艾文化小镇,更是集“大健康、大文旅、大农业、大体育”于一体,拓展了康养游的外延。
这个处处都是“艾”文化的地方,将这株小草融入到了旅游的每一个元素中,吃、住、行、游、购、娱,都被“艾”包围。
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蕲春中医药健康旅游项目已累计投入350多亿元,建成8个核心项目,1个4A景区,7个3A景区,9家3星级以上旅游饭店,2家5星级农家乐,2个省级旅游名村。
蕲春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康养游已成蕲春旅游的新名片。去年,全县接待游客432.16万人次,同比增长29.82%,实现旅游收入29.12亿元,同比增长28.95%。
中医药成全了蕲春旅游的特色,康养游也促进了蕲春健康产业的发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带火了蕲艾产品研发生产公司。
“北京的一家公司负责人来旅游,买蕲艾产品时看到这个,立马下了100多万元的订单。”李时珍健康精品超市总经理黄亮坤指着一个蕲艾枕头说。据介绍,该公司2017年销售额近500万元。
这一家家公司背后,则是千万个农户。据了解,蕲春共种植蕲艾16万亩,涉“艾”用工人数近6万人,2017年产值约38亿元。
“如果每年中医药健康游过夜游客达到150万人,旅游综合收入就可达到目前蕲艾产业的产值。我们希望把蕲艾种植园、中医药纪念场馆和博物馆变成观光景区,把艾文化变成旅游体验活动,把艾产品变成旅游商品,把李时珍中医药文化品牌变成旅游品牌,形成乘数效应,再造一个支柱产业。”湖北省旅游委产业处处长童建新说。
一片蓝海康养游初起步
目前湖北省已初步形成几大康养旅游集中片区,如武汉城市圈东部、南部片区的温泉康养旅游区域,大别山、武陵山、神农架的避暑康养旅游区域。
湖北省的康养旅游品牌也逐步在全国叫响。如黄梅和大洪山的禅修旅游,“问道武当山,养生太极湖”的武当道家养生旅游,恩施的硒养生旅游等,海内外知名度逐渐提高。
季节性较强的养生旅游消费潮也现雏形。如,在夏季,我省大别山、幕阜山、武陵山、神农架避暑游客集中,养老度假成为热门消费。在建始县小西湖,夏季每月都会迎来5000多位避暑养生度假的老人;利川苏马荡更是武汉、重庆等地老人们的康养之地,每月避暑人数超过万人,甚至带火了当地的养老地产。
康养游的广阔市场及良好前景,也吸引资本进入,许多景区都在打造康养项目。
罗田燕儿谷景区正在打造医养结合板块,将农庄打造成养老院等。其院长不仅是心血管专家,也是公立医院退休的院长。“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康养一定是一片蓝海。谁不想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养生呢?康养板块将来会成为景区的支柱产业之一。”罗田燕儿谷景区负责人徐志新说。
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医疗健康相关服务业将成为全球最大产业,观光休闲旅游相关服务位于第二,两者结合将占全球GDP的22%。
国家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国际健康旅游市场持续扩大和我国多项支持政策叠加,我国健康旅游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蓝海水深亟待规范发展
然而,还处于野蛮生长阶段的康养游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我参加过台湾的体检游,不论是体检还是旅游都很规范,细节到位。省内的康养游比较单一和粗糙,甚至有的是挂羊头卖狗肉,离我需要的真正的康养游还有距离。”武汉市游客田园说。
业内人士称,目前,湖北省康养游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诸多问题,如康养旅游标准化建设滞后;康养旅游区硬件和软件建设水平参差不齐,道教养生、禅修养生的深度挖掘不够;康养游形式较单一;康养游人才缺乏等。
对此,童建新透露,湖北省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湖北省康养旅游发展。
据介绍,湖北省将选择一批旅游与养生养老、旅游与食疗相结合的康养旅游区,重点扶持,并研究制定健康文化养生旅游的各项行业标准。同时,积极推动建设一批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中医药健康旅游综合体或者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典型引路,先行先试;此外,培育康养旅游专业人才。
同时,湖北省还将重点打造武当道教养生、神农中草药文化、禅宗修行,以及温泉养生、山地生态养生、硒产品养生等特色康养旅游品牌。培育一批特色康养旅游线路,支持建立一批以康养旅游为主题的康养旅游目的地。持续支持各地建立销售康养旅游商品的旅游后备基地,培育特色康养旅游品牌商品。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陈熹、通讯员陈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