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企业创新指数2025》报告发布 中国未来信息和未来能源产业优势明显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10-14 17:46:46

  国际在线湖北消息(记者 胡礼国):10月14日,2025东湖论坛在武汉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开幕。主论坛上,由武汉大学(武汉)数据智能研究院、武汉大学大数据研究院、武汉大学科教管理与评价中心和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共同研制的《全球企业创新指数2025》(Global Enterprise Innovation Index,GEII 2025)报告发布。

《全球企业创新指数2025》报告发布 中国未来信息和未来能源产业优势明显_fororder_图片5

《全球企业创新指数2025》在东湖论坛的主论坛上发布 供图 湖北省科技厅

  GEII 2025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创新协作三个维度,全面刻画了全球及中国领先企业在未来信息、未来制造、未来材料、未来健康、未来能源五大产业领域中的创新格局与发展态势。其中,知识创新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主要涵盖知识创新产出、影响与扩散,以衡量企业的前沿探索与理论贡献;技术创新作为核心支撑,着重考察技术创新产出、质量与影响,以评判企业在技术开发与应用转化中的实效;创新协作则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关键途径,通过评估创新主体规模、地位与协作水平,系统反映企业整合资源与构建创新生态的能力。

《全球企业创新指数2025》报告发布 中国未来信息和未来能源产业优势明显_fororder_图片6

企业创新指数评估的概念模型

  GEII 2025通过揭示各未来产业中企业的创新动态,旨在直观展现全球与中国创新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为未来产业的前瞻布局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同时也为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供依据。

  全球创新三极并存 中美日领跑五大未来产业赛道

  GEII 2025报告显示,全球未来产业的企业创新活动呈现出“东亚—北美—欧洲”三极共存、层次分明且各有侧重的发展格局。

  中国以67次的企业上榜总频次位列全球第三,与德国共同组成第二梯队,显示出强劲的追赶势头。中国在未来信息产业表现最为亮眼,共有3家企业跻身全球前十,14家企业进入全球前五十。其中,华为更是位居未来信息产业全球综合排名榜首。此外,在未来能源与未来材料领域,中国分别有2家企业进入全球前十。国家电网位列未来能源产业全球第一,彰显了中国在清洁能源与新型电力系统等国家重大战略领域的长期资源投入与卓越创新成效。

《全球企业创新指数2025》报告发布 中国未来信息和未来能源产业优势明显_fororder_图片7

《全球企业创新指数2025》报告封面

  中国区域创新集群效应凸显 京粤引领未来产业发展

  中国未来产业创新资源呈现高度地理集聚特征,形成以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三大区域为引领的发展格局。北京以98次的企业上榜总频次独占鳌头,在全国范围内展现出全面领先优势。

  在中国未来材料产业,北京占据前50强中的26席,充分体现其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与国企总部集聚地的战略中枢地位。广东以61次的上榜频次紧随其后,凸显了其作为创新强省和经济大省的雄厚实力。

  广东在头部企业培育方面成效显著,其在各大未来产业的前10强中均占据近半数席位,华为、比亚迪、腾讯等企业凸显了以市场需求为牵引的创新体系活力。

  上海、浙江与江苏共同构成长三角未来产业协同创新板块。药明康德、复星医药与微创医疗三家上海企业占据国内未来健康产业前5强中的3席。江苏则有恒瑞医药、豪森药业与信达生物等生物制药领域知名企业。浙江在未来信息和未来能源领域实力突出,拥有阿里巴巴、正泰电器等行业领军企业。这一“多点引领、集群共进”的空间布局,清晰勾勒出中国未来产业创新高地的分布图景,也为区域协同创新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湖北聚焦信息制造奠定基石 创新潜力蓄势待发

  湖北省正凭借雄厚的工业底蕴与科教资源,在未来产业的创新赛道上跑出差异化优势。最新数据显示,湖北省以累计上榜6次的成绩位列全国第七,展现出其在新兴领域多点布局的创新活力。

  在未来信息领域,中国信科集团跻身全国前十,高居第七位,技术创新指标表现突出,凸显湖北在光电子信息领域的深厚积累。而在未来制造产业赛道上,湖北省有两家企业进入全国50强。其中,东风汽车位列第32名,展现传统汽车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实力;长江存储则作为半导体产业新锐力量,排名第41位,标志着湖北在存储芯片领域实现关键突破,形成“汽车+半导体”双轮驱动的先进制造格局。

  湖北省在未来能源领域同样表现亮眼,有两家企业入选全国榜单。中国三峡集团位列第21名,其突出的创新协作能力,彰显了企业在推动大型清洁能源项目中的系统整合优势,已成为引领长江经济带能源转型的重要支点。

编辑:高钰姗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