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硒品“出海”记
来源:湖北日报  |  2025-09-16 10:32:57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09-16_093039_080

摩洛哥恩施茶叶公共海外仓。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09-16_093045_990

鹤峰经济开发区净菜生产线,工人在分拣毛豆。

  9月12日,宣恩县椒园镇蔬菜供港加工配送基地,恩施州众惠保供对外贸易有限公司的工人们熟练地将刚刚采收的番茄、土豆、萝卜等蔬菜分拣、打包,通过冷链物流车发往深圳。今年以来,该公司已累计通过深圳向港澳地区供应蔬菜1800余吨,实现销售收入2900多万元。

  恩施州地处武陵山腹地,独特的地理生态气候,孕育了极为丰富的物产,其农产品以富硒、绿色、有机为鲜明特色,拥有恩施玉露、利川红、恩施土豆、建始厚朴等35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中茶叶、高山蔬菜、中药材等种植规模均居全省第一。

  近年来,恩施州推动航空口岸对外开放,出入境边检站揭牌,恩施机场开通韩国、越南、蒙古、中国香港等多条国际及地区航线,构建内畅外联的大交通格局。大力推进“硒产品出山、名优茶出省、大宗茶出海,蔬菜进港澳、中药材进东南亚、藤茶进澳洲、矿泉水进中东”(即“三出四进”)等特色富硒农产品出山出省出海,聚力打造“恩施硒品、全球共品”的“湖北义乌”。

  上半年,全州出口创汇增长198.5%,增速居湖北省第二位。

  一车免费菜打开香港市场

  51岁的朱泽丕是土生土长的恩施人,早年赴深圳从事家具外贸。2016年,他回到恩施,成立恩施州众惠保供公司,转行生鲜批发。2024年,在州、县商务部门推动下,他接下打通蔬菜供港通道的重任。

  “香港九成蔬菜依靠内地输入,价格常常要翻数倍。”朱泽丕举例,尖叶菜心在内地零售价每斤4—6元,在香港至少24元。

  恩施州高山蔬菜种类丰富、富含有机硒,品质上乘。过去,受制于规模化程度低、运输成本高,好蔬菜长期藏在深山人未识。

  “如果能将蔬菜直供香港,价格肯定成倍上涨。”发现商机,朱泽丕决定试一试。他通过以前做外贸生意的伙伴,辗转联系到香港食品安全交流协会,通过协会联系到西区、长沙湾等蔬菜批发市场。

  起初,这些市场并不愿意从他手中订购蔬菜。为了打开市场,朱泽丕决定免费发一车土豆、白菜、萝卜等送往香港,请市民品尝。恩施高山蔬菜凭借鲜甜口感迅速赢得青睐,各大批发市场纷纷主动下单。

  2024年8月,朱泽丕在宣恩县珠山镇、沙道沟镇等地流转700亩土地,以“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建设5000亩标准化蔬菜基地,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农资供应、产品销售等全方位服务,农户则负责按照标准进行种植和田间管理。

  为确保供港蔬菜的品质和安全,基地严格按照供港蔬菜的标准进行生产管理。在种植过程中,推广使用绿色防控技术,加强对土壤、水源的监测,建立了完善的质量追溯体系,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可追溯。

  同年12月,恩施州首批高山蔬菜从宣恩县通过深圳口岸直供香港。

  有了宣恩的成功经验,恩施州商务局组织企业代表,赴香港食品安全交流协会了解农产品市场需求,并同步在全州建设供港蔬菜基地。

  今年5月,香港餐饮供应链企业代表团赴鹤峰县实地考察,与湖北千新商贸有限公司签订《年度供港合作框架协议》,鹤峰县太平镇奇峰关村、中营镇黍子坪村1400亩供港澳蔬菜基地获得港澳市场“通行证”。

  8月14日,鹤峰县实现供港蔬菜基地直发。“鹤峰蔬菜直发香港,实现了从田间地头直达餐厅的全产业链贯通,基地亩均产值从2000多元提升到1万多元。”千新商贸负责人田涛介绍,目前公司已与香港客商签订1.15亿元采购订单。为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该公司还将引进4条现代化净菜加工生产线,计划开通越南专线,开拓东南亚市场。

  截至目前,恩施州已有5家蔬菜基地在海关备案,总面积超过1万亩,备案品种不断扩展,未来还将涵盖小龙虾、鸡蛋等多类农副产品。

  道地药材香飘南洋汤锅

  8月5日清晨,在鹤峰经济开发区拾月农业鹤峰有限公司仓库内,10多名工人正忙着将当归、茯苓等中药材打包装箱。

  “这批药材订单价值40多万元,即将发往新加坡,成为东南亚华人药膳汤锅里的‘恩施味道’。”公司行政总监梅采藻紧盯手机屏幕,等待海关远程查验的指令。

  32岁的梅采藻是鹤峰县太平镇人,2015年从大学毕业后,她返乡加入湖北省齐云春茶业有限公司。2019年,公司尝试拓展外贸业务,她被派往广州市谊侨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学习。从录单、清点货物到报关通关,她一步步成长为外贸业务骨干。

  2022年初,鹤峰县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筹建外贸综合服务中心,急需既懂业务又有跨境资源的本地人才。经过推荐,梅采藻被一眼相中。

  经过梅采藻接洽联系,鹤峰县招引广州市谊侨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来鹤投资,成立拾月农业鹤峰有限公司,从事中药材出口业务,并依托该公司成立外贸综合服务中心,为全县外贸企业提供业务咨询、资质备案、报关报检、物流通关、出口退税等“一站式”免费服务。

  恩施州素有“华中药库”美誉,全州拥有药用植物资源202科、881属、2258种,资源种类占全省的76%、全国的20%;已形成商品的中药材有282种,约占全国的23.5%。目前,全州中药材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150万亩,中药材种养加工企业110余家,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45亿元。

  “恩施生态环境好,森林覆盖率高,生长的道地药材品质高,深受东南亚华侨客户青睐。”梅采藻介绍,公司与诺华、强生等国际医药企业签署了供货订单,今年以来,公司药材出口额已超过600万美元。

  随着中医药国际影响力提升,恩施中药材出口产业迎来快速增长期。上半年,恩施海关共受理进出口中药材报检687批次,货值1.77亿元,同比增长29.9%。

  大宗茶出海首建海外仓

  8月23日,恩施州大宗茶出海暨第七届湖北鹤峰茶商大会在北非摩洛哥卡萨布兰卡举行。当天,非洲茶商与湖北省青翠源茶业有限公司、鹤峰县凯荣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等9家恩施茶企签订3900万美元茶叶销售订单,并揭牌启用恩施州首个大宗茶海外仓,推动恩施茶进一步开拓非洲乃至欧洲市场。

  鹤峰地处北纬30度黄金产茶带,是历史上“万里茶道”的重要茶源地。该县抢抓共建“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大力推进茶叶出海,每年有1.3万吨大宗茶销往非洲、欧洲、中亚等地的20多个国家。

  摩洛哥作为北非最大茶叶消费国,自2001年鹤峰茶经由“海上丝绸之路”进入该地市场以来,双方贸易往来日益紧密,鹤峰茶在当地市场份额持续攀升。

  湖北省青翠源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珏回忆,2015年他带着27吨茶叶闯荡摩洛哥乡村集市,半年仅售出100斤。经过近十年摸爬滚打,如今,他在摩洛哥的工厂每年能加工1800吨茶叶,带动鹤峰茶叶出口创汇500多万美元。

  以往,受制于库存和物流成本压力,刘珏一直不敢扩大规模。经过多次考察,今年7月,他在摩洛哥卡萨布兰卡购入7500平方米厂房,建设恩施州首个大宗茶海外仓。

  “今年上半年,摩洛哥工厂创汇超260万美元,同比增长10%。”刘珏说,有了海外仓,国内的茶叶可以先放在海外仓存储,客户根据需要直接在海外仓采购产品,进行单笔结算,将显著提高外商采购意愿,降低国际贸易外汇风险。

  目前,恩施州出口茶原料种植基地海关备案面积达45万亩,有鹤峰凯荣、青翠源、宣恩昌臣等75家出口茶叶生产企业。2024年,恩施州茶叶出口1.64万吨,创汇5828万美元,占湖北省茶叶出口的半壁江山。今年1至6月,全州茶叶直接出口额3715.71万美元,同比增长超20%。

  恩施州商务局副局长黄显昌介绍,截至目前,全州已培育3家出口过亿元外贸企业,完成出口额12.7亿元,占进出口总额的29.4%;来凤藤茶企业组团亮相墨尔本澳中博览会,藤茶产品斩获黄金奖;恩施矿泉水“鹤典硒泉”首次进入美国市场,目前正在积极开拓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市场。同时大力推动以“一红一绿”为代表的名优茶出省,在武汉、北京、上海等城市建立2000余家销售门店,相继举办恩施硒茶杭州推介会、长城推介会,并借助武汉茶博会、中国国际茶博会等平台,助力以“一红一绿”为代表的恩施硒茶走出国门。随着“三出四进”步子越迈越大、越迈越快,更多的恩施硒品将跨出山门、迈出国门,走向世界。(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蔡俊 通讯员 向凌云 刘心贝 陈绪开 徐可)

编辑:魏寒冰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