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湖北送变电公司:叫一声“师傅” 让我们相互照亮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9-10 18:52:08

  不是教师,却传道授业;不在课堂,却守护成长。他们是老师傅、老班长、大工匠——躬身作桥,挺脊为梯,既在风雨中引路,又在无声处耕耘,于年轻一代的心中播种光芒。9月10日正值教师节,让我们倾听国网湖北送变电公司背后的这些故事。

  带电作业现场 徒弟竟指挥起了师傅 

  这天,紧急电话骤然响起,一条500千伏线路出现危急缺陷,必须立即带电消缺。

  但这一次,国网湖北送变电公司带电作业班的老师傅李文亮,却把现场指挥的重担交给了年轻徒弟胡哲,自己则穿上屏蔽服,登上高塔执行等电位操作。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图片11

班会现场 摄影 王明华

  这是胡哲第一次以工作负责人身份站在地面,指挥“老师傅”登塔作业。他紧张得手心冒汗,生怕一个疏漏就“翻了车”。

  胡哲在制定方案、办理工作票后,却在交底时漏了关键细节。 李文亮不动声色,补上三条实战要点,徒弟暗自佩服:“这才是真干货!”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图片12

胡哲(右)为老师傅李文亮(左)整理装备现场 摄影 王明华

  烈日灼人,铁塔烫手。李文亮一边熟练穿戴5公斤重的屏蔽服,一边叮嘱青年员工:“带电作业,胆大心细是关键。”在确认风速、电阻各项安全条件合格后,他申请登塔。

  45分钟,操作一气呵成。透过无人机视角,胡哲清晰看到师傅每一个精准流畅的动作。而当李文亮下塔时,汗水已浸透内外衣服。他大口喝水,拍拍徒弟的肩说道:“塔上作业,思路要清,动作要精。多一个多余动作,就多一分风险。”

  这次角色互换,让胡哲深刻体会到:师傅传授的不仅是技术,更是责任。唯有在实战中反复锤炼,练就“尖板眼”,才能真正担起守护光明的重任。

  特高压工程现场 老师傅退休前奔赴高原

  在阿坝—成都东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7标的施工现场,人们总能看到一位老师傅忙碌的身影——他是肖永奇,一位在电力行业扎根四十年的老安全专家。虽临近退休,他仍主动请缨,从湖北奔赴川西高原,站好最后一班岗。

  这项特高压工程有75%线路穿越峻岭,地质破碎,基础施工难度极大。安全员牛清言正对深基坑图纸发愁,肖永奇拍拍他:“走,去现场看。”

  蹲在基坑边,肖师傅边比划边讲解:“每挖一米就得打一层护壁,防塌方”“钢筋对齐绑扎,差一厘米承重都受影响”。烈日下,他亲自握振捣棒演示“快插慢拔”,还笑说:“我当年练坏三根才摸到窍门。”牛清言感慨:“肖师傅的经验,比图纸更管用。”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图片13

训练场苦练技能 摄影 张晶

  2023年8月,武汉实训基地的铁皮棚里逼近40℃。徒弟余帮节正压接大截面导线,汗如雨下。

  “停!压模偏了两毫米!”肖永奇拿起卡尺,握住徒弟的手腕调整角度:“手要稳、要对齐、要抬平。这活儿靠的是稳劲,不是蛮力。”见他手心磨破,肖师傅递上凡士林和自己的手套。

  白天严抠细节,夜晚复盘数据。肖永奇总鼓励他:“我当年也差点放弃,拼的就是耐心。”余帮节在师傅的指导下每天苦练。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图片14

颁奖现场 摄影 张晶

  辛勤付出终有回报。2023年9月,余帮节在全国技能竞赛中表现出色;11月更夺得“湖北工匠杯”导线压接第一名。领奖时他眼眶发红,肖永奇笑着说:“是你自己努力,未来还要挑战更高目标!”

  几十年来,肖师傅培训的员工不计其数。他说:“哪怕要退休,我对电力的热爱永不褪色。把经验留给年轻人,看他们成长,我打心眼里高兴。”(文 李季 郭晖 胡哲 牛清言 钟晨)

编辑:高钰姗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