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演艺市场爆发 湖北“光子”片约不断
来源:湖北日报  |  2025-08-27 10:01:14

  原标题:人形机器人演艺市场爆发 夺冠后,“光子”片约不断

人形机器人演艺市场爆发  夺冠后,“光子”片约不断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0827095234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穿上动作捕捉服,体验与机器人动作同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 摄)

  夺冠后,楼凯齐不断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电话,邀请“光子”人形机器人参加演出。

  8月15日“光子”在北京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夺冠后,马不停蹄赴上海参加展演,22日才返回武汉。23日晚,两位“光子”机器人又现身“汉超”光谷队首秀现场,表演打太极,博得现场球迷喝彩。

  楼凯齐,湖北光谷东智具身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谷东智”)副总经理,负责“光子”人形机器人的节目打造与运营。25日,他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人形机器人演艺是个大市场,正在迅速爆发”。

  打造人形机器人文艺IP

  9位人形机器人站上舞台,4位在后方击鼓,5位在前区舞蹈。一名舞蹈演员化身秦朝将军,检阅机器人兵马俑队列、率其出征。机器人以钢铁之躯演绎古典经典,生动再现了秦朝士兵的英武之姿。

  8月15日,由光谷东智与北京舞蹈学院共同创作的人机共舞《秦俑魂》,亮相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深厚的历史韵味与未来感十足的硬科技形成强烈碰撞,成功夺得群体舞蹈表演赛金牌,也是该运动会的首金。

  人形机器人演艺进入大众视野,始于今年春晚的《秧BOT》节目。16台宇树H1机器人与16名舞蹈演员协同表演东北秧歌,将传统手绢舞与赛博风格结合,形成“人机共生”的舞台美学。

  8月25日,“元启机甲Show”开始全国科技巡演,包括人形机器人“川剧变脸”、身着传统服饰打鼓等节目。在上海,国内首部人形机器人戏剧《巨物之城》,也在密集上演。

  针对越来越火爆的机器人演艺市场,楼凯齐表示,公司正加大投入布局,打造机器人文艺IP,尝试与湖北、陕西等多地历史文化结合,创作出更多、更丰富的机器人文艺作品。

  28年前 《秦俑魂》是人模仿机器人

  “今年6月10日左右,北京舞蹈学院找到我们,希望能联合参赛。”回忆参赛的经历,楼凯齐说,此前“光子”学会了一段太极舞蹈,去全国各地展示,视频火爆网络,被北京舞蹈学院看到。

  双方一接触,人机共舞的思路让彼此一拍即合。但此时,距离运动会开赛仅两个多月时间,最紧迫的问题是:跳什么舞蹈?

  6月25日,北京舞蹈学院专家火速飞抵武汉商量。

  起初,舞蹈专家跳了一支极富感染力的舞蹈,大开大合,还有跑、跳、翻滚等动作。但从目前全球人形机器人的水平来看,这些动作是不可能完成的。

  经双方反复琢磨,《秦俑魂》进入视野,这是我国著名舞蹈家黄豆豆在1997年摘得全国“桃李杯”舞蹈比赛金奖的作品。当年舞蹈中有很多人模仿机器人的动作,非常适合机器人来“跳”。还巧合的是,“光子”一米七的身高,与秦俑非常相似。“这些都是我们今后创作节目的经验。”楼凯齐说。

  此时,已到7月初,留给排练的时间仅一个多月。

  摔了20多次 终获完美呈现

  确定了节目后,北京舞蹈学院的老师穿上动作捕捉服跳起《秦俑魂》,一旁的电脑上,每一个动作都被仿真出来。

  光谷东智的工程师们一个个动作拆解,用数据分析:这个动作速度过快,机器人的电机功率达不到,那就换更大功率电机,更能体现秦俑的爆发感和力量感;这个组合动作机器人可能摔倒,那就和舞蹈老师优化动作,但仍不能失去节奏感……

  “这是艺术团队与科技团队相互碰撞、相互融合。”楼凯齐说,最后所有的数据显示,机器人起舞的每一个动作都不会摔倒,他们才能把数据映射到机器人,让机器人做出和舞者一样的动作。

  排练过程中,一台台机器人如何动作一致、不摔跤,都需要工程师们在出现问题后不断调试、优化。“一共还是摔了20多次,这也许是机器人成长必须摔的跤吧!”楼凯齐笑着说。

  历经100多次排练,机器人秦俑终于整齐划一、气势恢宏。为了和比赛现场的地胶地面一样,后期的排练专门转战到北京舞蹈学院。“因为地面的材质不一样,反弹力也会不一样,这会影响机器人的稳定性。”

  一个个细节打磨,《秦俑魂》终以92.54的高分,夺得冠军。(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真真 黄洁如 张竞恒)

编辑:魏寒冰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