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夜话”探寻襄阳尧治河蝶变路
来源:湖北日报  |  2025-08-18 14:15:57

  原标题:“乡村夜话”探寻尧治河蝶变路——“年入50万,我们全家都离不开这座大山”

  8月13日晚8时,被静谧大山包围着的襄阳市保康县尧治河村龙门广场上热闹非凡,一场“乡村夜话”在这里开场。来自新华社、中国网等省内外媒体的30多名记者、网络大V围坐在此,你一言他一语,陆续向该村党委书记孙开林、村民代表、村办企业负责人抛出问题,在轻松的聊天气氛中探寻尧治河的转型路和致富经。

  “开了一家农家乐,在家门口每年就能收入大约50万元,我们全家可离不开这座大山。”在尧治河开了10多年农家乐的村民许列菊,笑呵呵地向记者们介绍自己的“大生意”。

“乡村夜话”探寻尧治河蝶变路——“年入50万,我们全家都离不开这座大山”_fororder_9e76c99ca74644c2a35cb91f60544924

  “乡村夜话”探寻尧治河蝶变路——“年入50万,我们全家都离不开这座大山”_fororder_01dec5735ee34e79b92dfb6b959fad63

“乡村夜话”探寻尧治河蝶变路——“年入50万,我们全家都离不开这座大山”_fororder_e1021dab9f8f4d8d852e120b3d607d28

  2024年,尧治河景区接待游客120万人次。“高峰期,店里都忙不过来。”许列菊说。

  “你们的农家乐开在景区,价格亲民吗?会不会比一般的餐馆贵很多?”面对记者的提问,许列菊掰着指头一个菜一个菜地给大家细数。“你们看,这些菜价格都在10多元到七八十元之间,正常价格,不算贵吧?”

  1988年的尧治河村,是鄂西北保康县一个“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贫困山村。孙开林带领村民劈山修路、炸石开矿,用竹筐和肩挑打通了第一条出山公路。

  “矿总有挖完的一天,20年前,我们就已经在谋划尧治河的出路了。”孙开林说。

  为了让“两山”理念落地生根,尧治河村在2010年提出“三区融合”战略,将山区、矿区、居民区全部建成景区,累计关闭15个露天采矿点、8家矿粉厂,并投入3亿元实施生态修复。

  “2021年,三界洞天景区的开业,就是尧治河人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参加这场夜话的三界洞天景区经理刘琪向记者们介绍,在矿区变景区的探索中,尧治河人并未满足于矿山修复。

  多年的老屋沟矿区主矿洞,摇身一变成为独具特色的中国神话故事大观——三界洞天景区。五彩斑斓的灯光与奇特的钟乳石、传说中的人物造型、故事场景,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幽访胜。

  “开业3年,景区累计接待游客80万人次,创收1.28亿元。”刘琪说,景区还带动了大批村民做起了电商、餐饮生意。

  “人才是尧治河未来发展的关键。”孙开林始终坚定这个理念。最近,尧治河集团相关部门发出了招聘公告,涉及导游、文秘、财会等多个岗位,目前的报名者已达招聘岗位数量的两倍。

  “这对于一个大山里的乡村而言,可不容易,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我们尧治河20多年来的发展道路没有错。”孙开林说。

  晚风轻拂,龙门广场上的讨论持续了很久。“在轻松的夜话中,我们对尧治河践行‘两山’理念的实践有了更鲜活、更深刻的理解。”记者王明瑞说。(记者魏鹏、吴宇睿、通讯员吕泳和、袁俊耀 摄影 通讯员向宗涛)

编辑:魏寒冰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