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上午9点,湖北省鄂州市华容区段店镇陶胡村的泵站旁,地表温度已达到39℃。国网鄂州供电公司段店供电所运维人员王辉刚从闷热的抽水机房直起身,汗珠顺着安全帽带往下淌,他抹了把脸,对身旁的村党支部书记朱新平说:“粮食的事是村民的大事,也是我们心头的事。您瞧,电路通了,就水来了!”
国网鄂州供电公司段店供电所运维人员检查抽水机房配柜现场 摄影 姜志刚
话音未落,抽水机“嗡”地一声启动,清澈的水流顺着渠道奔涌而出,冲过干裂的田埂时,激起细碎的水花。朱新平盯着水流的方向,眼眶有点发红:“可算来了!再晚一阵,这地里的苗就要熬不住了。”
当天清晨,朱新平照例来泵站查看灌溉情况。刚拧开开关,她就发现不对:抽水机出水断断续续,力道比往常弱了大半。“坏了!”她心里一紧——陶胡村今年新增的1300多亩高标准农田,正靠这泵站抽水灌溉。
连续15天高温无雨,田里的土早就裂成了“龟甲”,玉米叶卷得像小筒,水稻田更是露出了发白的泥底。“这可是村民们的‘粮袋子’,耽误不得!”她当即安排停机,抓起手机就拨了段店供电所的24小时服务电话。
“别慌,我们马上到。”电话那头,党员服务队员王辉的声音干脆利落。不到20分钟,王辉和同事石爱平就开着抢修车赶到了,两人跳下车就往泵站冲。
“天太热,设备连轴转,怕是触点烧了。”王辉蹲在设备旁,手里的测温仪刚贴上负荷开关,屏幕数字就跳到了70℃。拆开开关护盖一看,触点处果然因长期高负荷运转产生电弧,烧得发黑发焦——是接触不良导致的断相故障。
“搭把手!”王辉喊了一声,石爱平递过绝缘手套。狭窄的设备间里像个密不透风的蒸笼,王辉半跪着操作,汗水顺着下巴滴在设备上,瞬间蒸成白雾。拆旧线、打磨触点、紧螺丝,两人配合着,手上的活没停过。
国网鄂州供电公司段店供电所运维人员查看灌溉情况 摄影 姜志刚
30分钟后,随着王辉一声“合闸试试”,抽水机正常启动。朱新平快步走到田埂边,看着水流漫过干裂的泥土,慢慢浸润下去,他转头对王辉说:“你们不知道,看到水流进田里,就像流进了我的心里,终于踏实了!”
国网鄂州供电公司段店供电所运维人员查看抽水机工作情况 摄影 姜志刚
这“踏实”,早有铺垫。今年陶胡村规划1300亩高标准农田时,鄂州供电公司的党员服务队就主动找上门了。“新增这么多田,灌溉用电肯定要跟上。”该公司迅速开辟“抗旱保电绿色通道”,不仅全程帮着规划线路,还“零费用”为村里新增了两台变压器,配套的线路也换成了更耐负荷的粗线,就怕高温天灌溉用电“掉链子”。
日头渐烈,王辉和石爱平收拾工具时,朱新平硬塞过来两瓶冰镇矿泉水。“不用不用,我们还要去下一个泵站看看。”王辉摆摆手,指了指远处的稻田,“这高温天,设备不歇,我们也不能歇,田里的苗等着喝水呢。”(文 张良 姜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