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中国设计的诞生:艺术设计作品巡展”第二站在武汉美术馆(汉口馆)正式启幕。
这场别具历史厚重感的展览,以近代中国社会剧烈变革为背景,集中呈现1945至1959年间中国现代设计从构思到体系建构的关键阶段。
本次展览甄选300余件相关作品,包括珍贵手稿、历史图像、影像记录与实体物品,涵盖国家形象、工业产品、城市建设、日用设计等多个领域。参观者可以近距离欣赏到政协会徽与国旗创意初稿、人民大会堂建筑设计方案,以及解放牌汽车图纸、“6603”型潜艇模型等标志性设计成果,全面勾勒出新中国设计体系诞生的路径。
走入展厅,一件件带有鲜明时代符号的作品铺展开中国现代设计启程的历史地图。策展人纪玉洁与特邀策展人陆江艳在展览首日下午的专题导览中介绍道,这一时期的设计不仅承担了国家形象建构的任务,也深刻影响了社会生产和大众生活方式。
“齿轮、麦穗、红五星等视觉符号构成了那个时代的视觉语言系统,这些图像语言不只是装饰,更是国家理想和集体精神的视觉表达。”
本次展览在武汉展出时,特别增设了与本地工业设计相关的内容。展厅中展出了包括武昌造船厂、武汉通用机械厂在内的设计图纸与老照片,以及诞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风靡全国的“大桥牌”系列商品,如电池、洗衣粉、牙刷包装等。这些展品在青年观众中激发出强烈的时代想象,也在年长观众中唤起了浓厚的集体记忆。
展览从“前进 前进”“视觉革命”“积极的工业化”“人民的时尚”“民族 科学 大众”五个板块展开,涵盖宣传画、建筑草图、染织制品等多个门类,囊括了百余位中国设计先驱的代表性作品。
据悉,此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武汉美术馆承办,联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等多家学术机构协力打造。展期将持续至8月17日。(记者 何婧 实习生 陈靖南 通讯员 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