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涉企行政检查 荆门东宝“码上”亮出“红绿灯”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6-23 15:10:04

  近日,位于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工业园区的多家企业大门口,新贴出一张醒目的“二维码”,引起了不少企业职工的关注。这是企业的收付款码或是企业法人的微信?还是某种新型的电子门牌?在场的一位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人员拿出手机扫一扫,揭晓了答案。原来,这是东宝区司法局创新试行“扫码入企”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机制开发的“宝正好·护企查”二维码系统,目前已在首批36家企业推广应用。

  今年年初,东宝区在全域推行《涉企行政检查“十禁止、十举措”》。东宝区司法局为根治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扰企顽疾,擦亮“宝正好”城市服务品牌,创新制定实施了“十禁止、十举措”工作办法。作为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的牵头单位,该局将“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作为工作重点,以制度创新推动执法效能提升。该制度实施半年来,全区计划性行政检查同比下降29%,企业获得感显著增强。

  为了让十禁止”带电、“十举措”生根,今年5月,东宝区司法局又开发了“宝正好·护企查”二维码系统,专门制作了一批入企检查二维码,让执法单位和执法人员“非扫勿入”“不扫禁查”,实现执法检查全程可追溯,检查内容“一码明晰”、企业情况“一码掌握”、重复检查一码预警”,切实减少多头重复检查,促进《涉企行政检查“十禁止、十举措”》落实落地,而这些企业也成了全区涉企行政检查行为的“监测点”。

  据了解,《涉企行政检查“十禁止、十举措”》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反向约束,“十禁止”亮“红灯”,划定执法高压线。“十禁止”严禁无依据检查、突击扰企、粗暴检查等十大类行为,重点整治“多头检查”“逐利执法”等乱象,为执法检查行为设置了清晰禁区。同时,通过建立检查计划公示、事项清单管理等制度,从源头上遏制行政检查的随意性,避免因不必要的检查干扰正常生产经营,让企业感受到执法的力度与温度。另一方面是正向引导,“十举措”亮“绿灯”,优化服务新机制。“十举措”建立行政检查主体公告、事项清单等制度,让执法行为更加公开透明;推行“综合查一次”联合检查机制,建立轻微违法容错免责等制度,对首次非主观过错实行“首违不罚”;开通涉企执法投诉直通车,确保企业诉求24小时内响应。

  这套“红绿灯”机制既让乱检查“刹车”,又为优服务“提速”,正在成为东宝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新名片。目前全区25个执法部门已全面公开年度检查计划,通过“扫码入企”监管平台已实现全程可追溯。随着制度的深入实施,预计全年可减少重复检查40%以上,为市场主体释放更多发展活力。

  据悉,东宝区将持续线上线下关注“十禁止、十举措”的落实情况,确保制度执行不打折扣。同时,广泛收集企业和执法单位的意见建议,不断完善制度内容,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优化营商环境,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荆门篇章东宝答卷提供坚强法治保障。(文 赵绍鉴 苏玲)

编辑:高钰姗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