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团队首次参与完成长江正源姜根迪如冰川影像调查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6-20 16:03:44

  国际在线湖北消息(记者 胡礼国):近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上游段)影像资源研究中心的三峡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摄影金像奖得主李亚隆和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记者张锴,携手科技部重大科研项目组南京水利科学院5位科技工作者,高质量完成了对长江正源——姜根迪如冰川的影像调查。此次拍摄不仅记录了冰川最新生态面貌,更为长江源区生态变化研究提供了珍贵的一手资料。

宜昌团队首次参与完成长江正源姜根迪如冰川影像调查_fororder_图片54

2025年5月25日,团队在拍摄姜根迪如冰塔。摄影 张锴

  2025年5月25日,拍摄团队克服高原缺氧、极端环境等多重挑战,在海拔5500米的无人区完成16小时连续作业,使用最新摄影器材对姜根迪如冰川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影像采集。

  此次调查的背景尤为关键:2025年1月10日,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确认,2024年成为自1850年有相关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多项关键气候指标破纪录。该局当天发布的新闻公报说,2024年全球平均气温达到15.10摄氏度,比上个最热年份2023年高出0.12摄氏度,比工业化前(1850年至1900年)的气温水平高出1.6摄氏度。2024年是首个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摄氏度以上的年份。2024年除7月份以外,全年其他月份全球月平均气温也均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摄氏度以上。

宜昌团队首次参与完成长江正源姜根迪如冰川影像调查_fororder_图片55

2025年5月25日,长江正源——姜根迪如冰川。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退缩,两条冰川相互分离。摄影 李亚隆

  调查数据显示,构成姜根迪如冰川的南北两支冰川因全球气候变暖呈现加速退缩趋势。“近三十年间,冰川末端累计后退超 600 米,且南北冰川已从‘举目相望’退至中间山体后方。”李亚隆指着航拍照片说道,这些影像不仅是姜根迪如最新的肖像照,还为长江源生态变化科学研究提供了最新信息,尤其是捕捉到“有记录以来第二热的4月”之后冰川的状态,为研究气候变暖对高海拔冰川的即时影响提供了关键节点的影像证据。

宜昌团队首次参与完成长江正源姜根迪如冰川影像调查_fororder_图片56

2025年5月25日,姜根迪如南冰川,宽1.6公里,长12.4公里,整条冰川相对破碎。摄影 李亚隆

宜昌团队首次参与完成长江正源姜根迪如冰川影像调查_fororder_图片57

2025年5月25日,姜根迪如北冰川,宽1.3公里,长10.1公里,冰塔林最高达20多米。摄影 李亚隆

  “姜根迪如”藏语意为“狼山”,象征人类难以逾越的自然屏障。我国曾于1976年、1978年两次组织江源考察队,1978年长江水利委员会按“河源唯远”原则确定沱沱河为长江正源,并将姜根迪如冰川纳入沱沱河流域范畴。此次拍摄期间,南京水利科学院科研人员同步开展“冰冻圈要素演变对长江黄河水资源的影响及应对”项目,完成冰川取样与河水样本采集,推动冰川变化与水资源关联研究走向深入。

宜昌团队首次参与完成长江正源姜根迪如冰川影像调查_fororder_图片58

2025年5月25日,南京水利科学院科技工作者在青海长江正源——姜根迪如冰川,进行“冰冻圈要素演变对长江黄河水资源的影响及应对”冰川取样。摄影 李亚隆

宜昌团队首次参与完成长江正源姜根迪如冰川影像调查_fororder_图片59

2025年5月25日,南京水利科学院科技工作者在青海长江正源沱沱河,进行“冰冻圈要素演变对长江黄河水资源的影响及应对”河水取样。摄影 李亚隆

编辑:高钰姗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