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湖北报道(记者 高钰姗):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颁布,将于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
湖北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湖北经济学院产业教授宫步坦认为,《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是中国民营经济法治化进程的关键一步,标志着对民营经济的支持促进升级为法律保障。
“民营企业的创新基因促使我们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应用,有了‘法治靠山’,我们能心无旁骛地搞技术创新,搞绿色转型,在国际竞争中有底气、展实力。”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长云表示。
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湖北全省正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在推动支点建设,整体提升支点开放辐射力的进程中,民营企业站在“C位”,是“开放经济主力”——数据显示,2024年,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占湖北省同期进出口总值的69.1%,对湖北省进出口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3.9%,有力支撑了湖北高水平对外开放。
湖北的政策工具箱始终为民营经济出海护航。4月17日,湖北发布“民营经济20条”,在扩大市场开放活跃度方面方案提出,要积极稳健推进民企抱团出海,拓展多元出口市场;完善出海服务网络体系,加强国际法律服务,畅通民营经济产业国际化对接。
“《民营经济促进法》就加强海外综合服务和权益保护等作出规定,强调完善海外利益保障机制,维护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海外合法权益。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这将为民营企业积极稳健拥抱海外市场提供强有力的法制后盾。”宫步坦说。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推进,湖北民企对外贸易和投资范围逐渐扩大。湖北省工商联发布的数据显示,湖北与11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产品贸易和服务,货物通达187个国家和地区,境外经贸合作区增至11家。
湖北省工商联主席、省总商会会长党蓁表示,湖北省工商联将一如既往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搭建平台、整合资源、优化服务,让各项支持保障举措落实落细,护航民营企业扬帆出海、行稳致远。
民营企业是技术创新的“尖子生”,湖北80%以上的科技创新成果诞生于民营领域,由此催生出对知识产权海外保护的迫切需求。对此,《民营经济促进法》也做了制度性安排——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区域、部门协作,为民营经济组织提供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和风险预警等服务。
湖北省贸促会法律事务部部长李莉说:“一直以来,我们打造了诸如专利海外申请、商标国际注册、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等支持手段丰富的‘法律工具箱’,接下来也将加大商事法律服务力度,为民营企业出海提供助力。”
宫步坦还指出,《民营经济促进法》是以立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的重要一步,期待继续出台与之配套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详实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