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矿业巨头力拓集团(Rio Tinto Group)向中国港湾几内亚西芒杜铁矿项目颁发“200万安全工时”证书。这看似简单的数字,实则是中几建设者们用智慧与汗水精心绘制的国际合作安全防护画卷。
“200万安全工时”证书
该项目是“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标志性工程,其施工内容涵盖矿山开发、铁路建设、港口运营及配套设施的全产业链布局,是中国与几内亚深化资源合作、推动非洲工业化进程的典范之作。
回溯到2022年,当第一铲土被掘起,“五个到位”“1247”安全管理体系便在这片炽热的西非大地开启了精准运转。每天清晨六点半,施工班前会雷打不动地准时开场。项目安全员用中英双语,仔细梳理并确认当日各个作业环节潜藏的风险点。每个作业现场的风险等级、具体管控措施以及应急响应方案,都被巧妙地转化为直观清晰、通俗易懂的可视化图表。工人们只需抬眼一望,便能对各类安全要点了然于心。
项目安全总监Alastair Campbell介绍说:“项目部一共配备了86名专职安监员,在34℃的高温下,他们每日需徒步穿梭5公里,采集关键节点的巡检数据,并通过现代科技的力量实时同步至智慧安全管理平台,进而在屏幕上绘制成动态风险热力图,为项目安全管理提供精准无误的依据。
每逢星期四,在建设者们的期待中,备受好评的“Amafènè 安全课堂”准时开课。Amafènè,取自几内亚当地语言“守护”之意。课堂上,中几员工组成的联合应急小组配合得默契十足。中国工程师神情专注,熟练演示心肺复苏术;几内亚安全员手持灭火器,动作干净利落地示范使用方法。不同肤色的建设者们围坐在一起,认真学习,互相交流。这种“沉浸式”教育模式,如同春雨润物细无声,将安全意识深植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建设者心田。
几内亚雨季漫长,地形复杂多变,给项目安全带来诸多挑战。项目团队积极创新求变,研发出的边坡监测自动化系统,堪称守护工程安全的秘密武器。32个传感器宛如不知疲倦的“电子哨兵”,日夜坚守岗位,全天候监测山体位移。截至目前,该系统已累计发布地质灾害预警8次,每一次预警都如同一场及时雨,成功规避了潜在的安全事故。
200万安全工时的数字背后,是2000多名中外建设者长达396天的执着坚守。焊工Oulare Moussa手中紧握着那本因无数次翻阅而泛光的安全手册,用略带生涩的中文说道:“每一条安全规定,都是守护我们生命的坚固盾牌。”在医务室里,中几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共同制定的《热带病防治手册》已更新至第3版。配备的远程医疗系统更是发挥了巨大作用,让紧急救治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
这份来自业主的认可证书,不仅仅是对“零事故”的褒奖,更折射出中国企业在海外项目中的责任担当。项目负责人表示,未来或许还会面临诸多困难,但只要始终坚守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的理念,任何难关都将迎刃而解。
据悉,该项目投运后,几内亚有望成为全球第四大铁矿石出口国,每年可为当地创造5万个直接就业岗位,带动几内亚钢铁、物流、装备制造等产业实现集群式发展,为非洲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图/文 汪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