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牢记嘱托 建成支点︱武汉低空,每个高度都有飞行器
天空之城武汉,低空经济浪潮奔涌。
武汉率先出台《武汉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设立百亿级发展基金群,对落户企业最高奖励千万元,对基础设施最高补贴500万元,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政策矩阵”,分类划设适飞空域,规划千条航线网络,建立全国首个全区覆盖无人机巡飞体系。
近200家无人机企业串珠成链,中信海直、普宙科技、电鹰科技等领军企业覆盖研发制造、运营服务全链条。
24条低空航线贯通全域,载人飞行器俯瞰两江四岸,物流无人机8分钟跨区送药,农业无人机守护万顷良田。长江空中游览航线串联楚风汉韵,EH216-S自动驾驶飞行器获适航认证,“打飞的”通勤成为一种新风尚。
3000米
应用场景:通用航空运输
空中巴士
2024年10月15日,一架可搭载6名乘客的大棕熊(Kodiak 100)飞机,从武汉汉南通用机场起飞,飞往十堰机场。当天,汉南—十堰、汉南—荆州短途运输航线正式开通,这是湖北省开通的首批低空短途客运航线,将搭建起武汉与十堰、荆州等地的“空中走廊”。据悉,该航线不仅设置固定航班,还可实现定制出行。
1000米
应用场景:城市空中交通、观光旅游
飞跃东湖
长江日报记者 胡冬冬 摄
亿航智能载人自动驾驶飞行器飞越东湖。这架飞机是亿航智能自主研发的载人自动驾驶飞行器EH216-S。未来,游客或可乘飞行器从空中穿越景区,将东湖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据了解,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系统在2023年10月13日获得了中国民航局的型号合格证,并在同年12月21日成功获得标准适航证。
低空观光
2025年3月22日,位于东湖高新区豹澥湖公园内的未来荟低空文旅产业示范园开园。园内,空轨龙泉山站低空文旅航线成功试航。据介绍,项目计划近期投入运营,首期将开通4条特色航线,游客可乘直升机360度俯瞰200余公顷湖光城景。
空中览江
长江日报记者 胡冬冬 摄
乘坐小飞机3分钟就能在600米高空游览长江。2024年8月8日,“武汉汉南机场”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通过小程序,市民游客能够便捷地预约体验低空飞行驾驶。
低空巨无霸
长江日报记者 史伟 摄
2025年4月10日,两架大型无人机——吨级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首次飞过武汉上空,降落在汉阳区黄金口一处空地。当天,汉阳造低空生态中心正式动工。未来,这里将量产大型无人机eVTOL,成为武汉的eVTOL无人机“航空枢纽”。
300米
应用场景:即时物流配送、遥感测绘、城市管理等
空中快递
长江日报记者 胡冬冬 摄
跨境商品无人机快速配送不是梦。2024年12月1日,电鹰科技EHM-1600物流无人机载着香槟从东湖综合保税区跨境购品源生活广场起飞,历时不到15分钟,自主飞行8公里,降落至国贸甄选跨境免税店前的起降平台,高效完成空中运送工作。
空中送药
2025年1月17日,普宙科技专业级无人机S400装载救命药,从人福医药物流园升空,送到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全程约8公里,货运汽车在早晚通勤高峰时段配送时长近一个小时。通过划设精准的空中航线,无人机送药只用了8分钟,配送时效至少提升5倍,大幅提升了药品配送应急响应能力。
120米
应用场景:航拍、无人机表演等
科技种田
刘斌 摄
春季播种前夕,黄陂永旺智慧农场,无人植保机伴随着旋翼的嗡鸣声,缓缓上升,轻快地掠过一片油菜花海,均匀地喷洒白色雾状除草剂,安装“北斗”智能终端的无人自动驾驶拖拉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呈现出一幅现代农耕图景。
空中作画
长江日报记者 胡冬冬 摄
武汉千机科技公司能将设计好的2D、3D动画快速转换为无人机编队的“舞步”,并为它们编排好飞行路径。2024年,这家公司完成了包括首届长江文化艺术季开幕式在内的80余场无人机表演,飞行3万多架次。(文字:长江日报记者李佳 陈智 统筹:郑汝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