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州:电力赋能 科技制种正当时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4-14 17:01:06

  在育秧工厂的智能化暗室里,3名工作人员正利用自动控制系统的空气加湿和土地加热功能,为水稻出苗创造适宜的湿度和温度环境……这是近日发生在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章田寺乡达仁村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的一幕。

湖北荆州:电力赋能 科技制种正当时_fororder_图片16

国网荆州公安供电公司胡厂供电所员工在公安县章田寺乡达仁村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厂检查育秧工专变设备 摄影 郑晓龙

  公安县是全国闻名的水稻制种大县,拥有优质杂交水稻育种核心区4万亩,年产优质杂交稻种1000万公斤,产品远销1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公安县不断强化科技支撑,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现代化的育秧工厂不只有智能化暗室,还有精准的自动喷淋、降温、通风系统。整田用的是履带式旋耕机,插秧用的是高速插秧机,施肥、授粉用的是无人机,稻种烘干用的是全自动静态谷物烘干机。

  “我们的智能平床式烘干机可以将稻种含水量控制到12.5%以下。”公安县章田寺乡达仁村烘干中心负责人张甫军说,得益于供电部门主动上门提供“保姆式”服务,未雨绸缪对烘干机电机设备进行“体检”,农忙时节烘干中心可以24小时不间断作业。

湖北荆州:电力赋能 科技制种正当时_fororder_图片17

国网荆州公安供电公司胡厂供电所员工在公安县章田寺乡金红村白马桥泵站检查排灌设备 摄影 郑晓龙

  高科技在为种业赋能的同时,也对电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暗室育秧所需的恒温恒湿环境、无人机作业的充电保障、烘干设备的持续运行,都离不开稳定的电力供应。

  每年春灌前,供电部门都会组织专班登门检查排灌设备。“3月22日我们泵站就正式开始24小时抽水灌溉,之前电力师傅帮我们把排灌线路查了个遍,对我们的电机也都进行了绝缘检测。”章田寺乡金红村白马桥泵站站长刘远平说。

  国网公安县供电公司总经理万义表示,公司通过构建“全链条+全天候”电力保障体系,为打造“公安制种”金字招牌提供坚强电能支撑。

  “近年来,我们累计投资近360万元完成章田寺乡6条10千伏配电线路自动化改造,新建3个全自动烘干房专变台区,确保春耕制种用电。”国网公安县供电公司胡厂供电所所长陈魏说。

  进入四月,天气回暖,稻农们继续忙着育秧、整田、插秧,走在田垄上,随处可见正在作业的旋耕机、插秧机。

  “3月底的倒春寒没有对育秧工厂的秧苗产生影响。有了科技手段的加持,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显著增强,农民的收益获得了更好的保障。”章田寺乡金硕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发龙说。目前,合作社育秧大棚已出芽1.2万盘,可供近300亩稻田制种。(文 张良 呙华丽 郑晓龙)

编辑:高钰姗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