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方文献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武汉文脉》首批图书发布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4-10 11:44:43

  国际在线湖北消息(记者 高钰姗):4月9日,武汉地方文献整理与研究出版代表性工程——《武汉文脉》融合出版工程第一批编纂出版成果发布,推出7种21册图书,内容以武汉地区各时期旧方志为主;首批图书外观色彩特选取盘龙城青铜的青绿色,古朴端庄,兼具史学、文学与美学价值。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图片1

《武汉文脉》融合出版工程首批出版成果揭晓 摄影 张翔

  《武汉文脉》融合出版工程于2024年6月正式启动,计划用10年时间对武汉地方文献资源进行全面系统梳理,建立完整的历史文献资料数据库,提升文化软实力。

  武汉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向梅指出,除了计划编纂出版超500册纸质图书,更重要的是形成武汉历史文化线上资源数据库和数字产品,这也是“融合”出版工程的出发点。

  此次推出的《武汉文脉》从抢救、保护、利用出发,将历代方志纳入“文献编”进行影印出版,首批图书共7种21册,以武汉地区旧方志为主,包括《〔同治〕江夏县志》《〔民国〕夏口县志》《问津院志》《〔光绪〕汉阳县识》《〔乾隆〕汉阳府志》《〔康熙〕湖广武昌府志》《大别山志》,系统记述了武汉各地千余年来自然环境的变迁与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对认识、研究和促进武汉的文化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等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图片2

首批图书装帧色彩、纹饰、字体均精心设计 供图 《武汉文脉》编纂出版委员会

  将武汉历代旧志汇编影印,在全国已实施同类文化出版工程的城市来看并不多。《武汉文脉》编纂出版委员会编辑部主任胡新介绍,现存武汉历代方志传本较少,庋藏极为分散,且相当一部分已成为孤本、残本而弥足珍贵。

  “以大家手中的这套明万历年间《黄鹤楼集》为例,它主要以国家图书馆藏底本为基础,但因内容残缺,也利用湖北省图书馆藏本对部分缺页配补,才形成了这版更为完整的重要版本。”胡新说。

  发布会上,武汉出版集团向国家图书馆等4家单位赠送《武汉文脉》首批图书,标志着《武汉文脉》将形成“国家记忆”。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萨仁高娃在会上致辞时表示,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让稀世古籍走出“象牙塔”,走近大众,融入现代生活,彰显其时代价值,这是古籍保护利用的意义所在。

  据了解,《武汉文脉》编纂出版工作将全面展开,与首批成果全为旧志不同,今年计划推出成果涉及甲、乙、丙三编,也将同步推进相关数字化工作。

编辑:程华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