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荆门市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餐厨垃圾等城市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摒弃“资源—产品—废弃物”线性思维,树牢“资源—产品—再生资源”闭环理念,建成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餐厨垃圾等城市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为一体的静脉产业园。
荆门市静脉产业园一二期项目先后建成运行以来,已累计处理生活垃圾量约94.65万吨,发电2.89亿千瓦时;处理建筑垃圾约23万吨,产出骨料20万吨、压制砖8万平方米;处理餐厨垃圾约10万余吨、污泥18万吨,产出沼气950万立方米、营养土9万吨。
统筹谋划,科学规划园区。荆门市秉承“绿色循环,集约发展”理念,统筹规划城市固体废弃物终端处理设施。园区总投资10余亿元,占地近500亩,一期建设300吨/天的餐厨垃圾、市政污泥、粪便等有机废弃物“预处理+厌氧消化”处理项目和800吨/天的建筑垃圾“破碎分选+再生利用”处置项目;二期建设700吨/天的生活垃圾“机械炉排炉”焚烧发电项目,并配套建设应急填埋场,同时将园区设置在现有垃圾填埋场周边,距离中心城区13公里,并对园区周边500米范围住户进行搬迁。
效能优先,推动项目落地。稳评、环评等手续同步办理,及时解决项目征迁、土地征转等问题。一期项目2017年3月启动,6个月完成前期,2019年投入运营;二期项目2018年3月启动,7个月完成前期,2021年正式运营。园区安排专人脱产驻点,聘请第三方机构进驻工地,并成立媒体记者、市民代表及厂址周边居民代表组成的项目监管小组,定期入场监督,保障了项目质量。
示范带动,完善治理体系。末端处理设施建设“激活”了前端垃圾分类及收转运全链条,推动中心城区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设施基本全覆盖,各县(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60.1%,生活垃圾分类自然村占比达50.9%。2024年10月、12月,荆门相关代表就垃圾分类工作经验先后在全省和全国相关会议上作交流发言。同时,辐射带动钟祥市、沙洋县、京山市先后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生物质发电项目,并引进新型环保设备等方式对餐厨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文 周虎平 黄峰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