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湖北消息(记者 胡礼国):12月26日,湖北省博物馆发布镇馆之宝“郧县人头骨化石”的复原像。这是世界上首次对距今100万年前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开展相貌复原工作,不仅是对古人类外貌的一次科学探索,也是对中华文明探源的重要贡献。
左为1号头骨化石及其复原像(女性),右为2号头骨化石及其复原像(男性) 摄影 方瑞
据悉,1989年5月18日,文物普查队员发现了第1具(1号)古人类头骨化石。1990年6月15日,在该地考古发掘时发现第2具(2号)古人类头骨化石,1994年,著名的古人类学家贾兰坡先生根据化石的出土地将其命名为“郧县人”。通过头骨特征,判定属于直立人类型,定名为“郧县直立人”。根据古地磁法测定,化石大致距今100万年。2022年5月18日,在同一地层又出土了第3具(3号)古人类头骨化石,年代距今约100万年。
“湖北省郧县人头骨化石高精度扫描及相貌复原研究”工作于2017年6月启动,由湖北省博物馆联合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武汉大学、山西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所,组成多学科、多领域、跨专业的强大科研团队,历时近八年研究,取得初步成果。
研究步骤分为两个部分:高精度扫描头骨化石和颅骨相貌复原。研究团队首先通过高精度工业级扫描仪,多次扫描郧县人1号、2号头骨化石,科学、精准重建郧县人头骨化石模型;然后以颅骨为基础,以人体头面部的解剖学规律为依据,在颅骨模型影像上,借助雕塑、绘画和计算机图像等造型技术手段,塑上眼睛、鼻子、嘴巴、耳朵、肌肤、毛发等细部,重建颅骨的生前面貌。
研究显示,一号头骨化石,女性,年龄25-45岁,距今约100万年;二号头骨化石,男性,年龄25-45岁,距今约100万年。
此次郧县人头骨化石相貌复原,集合了古人类学家、刑侦专家、三维复原专家、旧石器时代考古专家,是世界上首次对距今100万年前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开展的科学的相貌复原工作,对古人类化石相貌复原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