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就是种苗,目前普遍采用的稻田生态繁育模式虽然有效解决了种养面积迅速扩张下的苗种供应问题,但受养殖技术、养殖理念和养殖规模扩大等因素影响,小龙虾种苗存在野生资源匮乏、种苗供应能力不足、种苗质量下降等诸多问题。
近年来,潜江市积极抢抓省“虾十条”政策机遇,在小龙虾产业上加大科研投入,由政府主导,建立小龙虾科创平台,加快产研对接,依托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各大科研院所合作,组建科技研发人才队伍,启动小龙虾良种选育繁育科技攻关,以解决制约小龙虾产业发展的种苗问题。
针对湖北省小龙虾产业因长期自繁自育、近亲繁殖及捕大留小等情况而造成的规格小、生长速度慢、抗病能力下降等种质退化问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王忠卫研究员团队专门培育了克氏原螯虾(俗称“小龙虾”)“科潜1号”新品种。研究团队在鄱阳湖、洞庭湖、洪泽湖、微山湖等主要湖泊以及长江中下游养殖区域收集小龙虾野生和养殖种质资源,培育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等经济性状显著改良的新品种(系)。目前在潜江已成功选育出具有显著优秀性状的F5代虾苗,相较于现有小龙虾养殖品种,其生长速度提高10%,耐白斑综合症病毒能力提高15%,正在申报认定“科潜1号”小龙虾新品种。
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也联合华中农业大学顾泽茂教授团队培育克氏原螯虾“潜江红3号”新品种,目前已经培育到F4代,且已通过专家现场测评。相较于现有小龙虾养殖品种,其生长速度、耐病毒能力以及出肉率均显著提高。
下一步,潜江市将持续推进小龙虾良种选育工作,抓紧开展后续中试测产,同步开展小龙虾工厂化繁育方向的研究,提高优质苗种的供应能力。(文 杜元 舒均 庞正 刘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