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汉剧演员文雪儿在排练。组图摄影:新华社记者肖艺九
10月28日,汉剧演员王炳盛(右)为准备登台的侯睿骏化妆。
10月30日,2004年出生的汉剧演员宋子欣在练功。
10月28日,黄梅戏演员李洋在化妆间开嗓练声。
有此倾城好颜色,梨园牡丹正芳菲。
一批批戏曲新秀初绽舞台,为振兴“戏码头”增添力量;一出出新老剧目唱响江城,形成“戏到武汉红、角到武汉火”的态势。近年来,湖北各地繁荣发展戏曲艺术,坚定延续戏曲文化根脉,不遗余力地培育能够传承和创新发展戏曲艺术的人才,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新人、谱新篇。
传承:百花争艳唱响“戏码头”
深秋,江城,暮色渐起。
曾经翻开中国近代史崭新一页的武昌起义门下,游客驻足,往来车辆川流不息。隔街相望,修葺一新的首义剧场灯光璀璨,一出好戏即将上演。
步入后台,年轻演员们或涂抹油彩、勾画眉目,或梳理髯口、佩戴钗环,或开嗓练声、熟悉走位,忙碌有序中透露着难掩的激动。
“秦老师又来探班了!”
循声望去,一位身着褐色开襟毛衫,白发朱颜的先生从容不迫地踱步而来。他是湖北艺术职业学院戏曲学院院长秦晖,每一位年轻人都将目光投射过来,停下急匆匆的脚步,恭敬地喊一声:“老师好!”而秦晖也与每一位年轻人打招呼,点头、微笑,或干脆一记亲昵的敲头——“今天这个妆勾得不错!”“晚上看你们的了!”……
经过7年学戏生涯、1年进团实习历练,这群初出茅庐的年轻戏曲演员带着千锤百炼的演出剧目,即将登台接受新老戏迷的检验。
“这帮孩子毕业一年了,几乎每场大型演出我都会去看,像邹雨含、李洋、刘安石,都特别优秀,见到他们如今愈发稳健、独当一面,我非常欣慰。”秦晖向记者介绍着得意门生,满眼骄傲。
不多时,乐声响,嗓音亮,第五届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经典折子戏新创小戏专场演出拉开帷幕。19岁的汉剧演员邹雨含变身《宇宙锋》里疯癫的赵艳容,表演丝丝入扣,惊艳四座。《宇宙锋》这部经由汉剧大师陈伯华新创改编的经典剧目,历经百余年,依然活跃在舞台上,如今由师从陈派第三代传人蔡东燕的青年演员邹雨含饰演。
岁月如流,接续传递,经典常在。
时间拉回到1952年,在首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陈伯华演绎的汉剧《宇宙锋》获得大奖,轰动京华。她将京剧梅派的细腻文静与汉剧的粗犷泼辣相结合,没有照搬或模仿,而是吸收了京剧雍容大度的台风、华丽明朗的梅腔和灵动优美的手眼身法,和自己的表演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了全新的风格。
演出结束,陈伯华在后台遇到了前来祝贺的梅兰芳。梅先生夸赞陈伯华“演得好极了”,开创了别具一格的“陈派”。
事实上,汉剧与京剧的渊源远早于此。清末,发源自汉水流域的汉剧(时称汉调、楚调)进入北京,众多湖北汉调艺人加入当时盛行的徽班演出,活跃于京城舞台。“班曰徽班,调曰汉调”,开创了“徽汉合流”的新纪元,国粹京剧由此发轫。
百年后,《宇宙锋》不仅见证了梅兰芳与陈伯华两位戏曲大师亦师亦友、相知相敬的艺术交流,更是体现了汉剧与京剧两者的相互借鉴、彼此吸纳。豫剧皇后陈素真也在汉剧《宇宙锋》的基础上另辟蹊径,演出了该剧的新水平。此后,梅兰芳、陈素真、陈伯华三位的《宇宙锋》并称为“宇宙三锋”,写就了戏曲史上的一段佳话。
不同剧种碰撞对话、交流融合,使得武汉这座码头城市“百花齐放”。清末民初,汉口开埠以后成为近代中国重要的通商口岸,往来贸易繁华,得江湖滋润、引五方杂居。汉剧、楚剧、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曲艺之风盛行,各大戏院的演出经常是一票难求、场场爆满,南来北往的角儿都来汉口“拜码头”。
“到了1935年,武汉的地区生产总值甚至超过了上海。有句话叫‘无君子不养艺人’,只有商业发达流动人口多,才能养得起艺人。从不同地方来到汉口的人,各地的语言、风俗都不一样,但是他们都喜欢看戏。”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何祚欢说,汉口这座“戏码头”兼容并蓄、心态开放,哪种戏曲来了都受欢迎。
底蕴深厚、市场繁荣、群英荟萃,武汉成为培育众多名家大师的沃土——这里走出了京剧的一代宗师谭鑫培,创立京剧谭派,行内更有“无腔不学谭”之说;汉剧大师陈伯华15岁即名噪武汉三镇,广育桃李,名满天下;楚剧舞台也涌现了沈云陔、关啸彬等一大批名角儿……
时至今日,戏曲之风犹盛。多年来,湖北连续举办三届全国地方戏曲南方会演,并连续举办十一届武汉“戏码头”中华戏曲艺术节,邀请于魁智、李胜素等百余朵“梅花”前来演出,还定期举办湖北省黄梅戏、荆州花鼓戏、楚剧艺术节和“荆楚名团聚江城”活动,建设“楚天云剧场”,实现“周周有好戏、月月有大戏”。
据了解,湖北坚持实施戏曲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剧本孵化计划,近年来创作京剧《母亲》《在路上》、汉剧《黎明》《夫人城》、楚剧《万里茶道》《淬火》、荆州花鼓戏《红荷》《河西村的故事》、黄梅戏《舞衣裳》等作品,推动各级院团多排戏、排好戏,加快振兴武汉“戏码头”。
新声:“Z世代”掀起梨园风潮
黄鹤楼脚下,沿江踏入热闹繁华的武昌老街巷,这里竟藏着一家古戏院。每逢周末,锣鼓铿锵,好戏连台,观众既有步履蹒跚的老戏迷,也有周边学校的大学生,还有来附近昙华林景点“打卡”的游客。
“永芳古戏院曾经是武昌的老‘戏窝子’,但由于年久失修,已沉寂多年,有时候台上的演员比台下的观众还多。”让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楚剧团团长郭国炜印象深刻的是,今年春节后,翻新的古戏院再度对外开放,这一次,它仿佛“活”了过来。看着200人的座位慢慢被填满,甚至场面爆满,郭国炜感觉到,戏院“重生”了,戏曲的春天又来了!
在现场,记者又见到了熟悉的青年演员的身影,也得以窥见古戏院“走红”的密码。比起地方戏曲艺术节上演出前的紧张,这里的演员们明显松弛了许多,后台欢声笑语不断。
“已经演出了很多场,刚开始会有压力,慢慢地演多了就更自如、自信了,特别是每一次演完听到台下观众热烈的掌声,是我最开心的时候。”2003年出生的黄梅戏演员李洋说。
永芳古戏院就此成为青年演员积累舞台经验的阵地。“青年演员们需要展示的平台,传统戏曲也需要新生代的接力与活力。”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总经理梅鹏程说,由刚从湖北艺术职业学院毕业的定向班学员定期演出,不仅给了年轻人锻炼的机会,也吸引了不少年轻粉丝、文艺青年,古老的戏院成了新晋“网红”地,在社交媒体上更是一炮而红。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戏曲表演奖、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第九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从小剧场到大舞台,这批技艺精湛、品德优秀的戏曲新苗已经在多个省级、国家级的重要演出上亮相并获奖。今年4月,北京梅兰芳大剧院,近千名观众观摩第四届“梨花杯”全国青少年戏曲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由湖北艺术职业学院培养的青年演员出演的汉剧《泗州城》、楚剧《三打金枝》器乐演奏分别获得“优秀展演作品”和“音乐展演”奖,得到业内的高度评价。
除了一批“00后”新秀迅速成长,“90后”“80后”新星亦已闪耀舞台。不久前,第十四届湖北戏剧牡丹花奖在武汉颁发。孙帅康、易卫迟等十余位湖北青年戏曲演员上台领奖,剧种涉及京剧、汉剧、楚剧、湖北越调、花鼓戏等。一朵朵“牡丹花”绽放舞台,为含苞待放的“梅花”蓄势待发。
当晚的惠民演出吸引来自武汉三镇的戏迷争相前往,京韵大舞台座无虚席。25岁的孙帅康凭借在湖北越调《小宴》里的翎子功,赢得满堂喝彩。
“我们借鉴了晋剧的表演特色,用翎子去呈现吕布的心情。”孙帅康解释道,“当初我去山西长治向老师取经学艺,那天下着大雪,老师说,你是第四个来找我学的,前面的人最后都放弃了,你确定能吃苦吗?”
这个苦孙帅康吃下了。头勒得极紧,用脖子发力,控制头上两个翎子舞动,每天上午两百圈、下午两百圈,他练了一整年,“练完就吐,吐完继续”。
“湖北越调是非遗剧种,凝结着老前辈的心血,虽然中间一度沉睡、濒临灭绝,但既然我们进入了这个团,就要肩负起传承的责任。同时向大的剧种学习,加入花腔等创新元素,让湖北越调的路越走越宽。”孙帅康说。
让老团长王新民欣慰的是,比起十年前剧团的设施陈旧、人心涣散,如今已是人才辈出。2014年一出新创剧目《看孙孙》救活了当时的老河口豫剧团,后来剧团从主攻豫剧转向振兴湖北越调,改名为老河口市湖北越调仙人花鼓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2016年至今,剧团新招了近30名年轻人,如今演员的平均年龄23岁,最小的才16岁。
记者来到牡丹花奖演出现场的候场区,不仅仅是演员,剧团的乐手、化妆师、后勤团队都是一副副年轻的面孔,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他们活跃于台前幕后,立志成为湖北省各剧种、各戏剧院团的挑梁演员和拔尖人才。
1989年,著名诗人、剧作家贺敬之从北京专程来武汉,欣然为刚创立的“湖北戏剧牡丹花奖”题词——“翘楚得春早,竞开牡丹花”。时光荏苒,湖北戏剧牡丹花奖已走过34个年头。在湖北省32位“梅花奖”获得者中,28人正是从“牡丹花奖”走向中国戏剧家协会“梅花奖”和“二度梅”的领奖台,成为当今戏剧舞台的领军者。
湖北省文联主席、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杨俊在颁奖仪式上鼓舞青年演员:“这份荣誉印证了你们逐梦舞台的辛勤付出与执着努力,代表了你们对艺术职业和戏剧事业的拳拳挚爱和真挚情怀。”
播种:“四力”培育润荆楚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2016年是湖北省戏曲发展的转折之年。如何重振“戏码头”,如何挽救青黄不接的人才队伍?湖北省委宣传部和省教育厅、省文化厅联合发文,决定从全省小学毕业生中,为省戏曲艺术剧院招收一批楚剧、汉剧、黄梅戏学员,委托湖北艺术职业学院按照“5+2”(前5年中专、后2年高职)模式定向培养。
一场全国瞩目的戏曲小演员“海选”随即展开。当年9月,3个免费定向班开班,从全省20万名孩子中选拔出的158个“戏苗子”来到省城,踏上了7年专业学艺路。
梅花香自苦寒来。时任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院长的杨俊被孩子们亲切地称呼为“院长妈妈”,她说,戏曲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童子功的训练十分重要,也异常艰苦。刚开始训练时,孩子们身上青了,腿也肿了,感到吃不消。为此剧院选派3名年富力强的骨干专家,担任3个班的班主任,在“严管”与“厚爱”中呵护他们成长。
“人力、物力、财力、心力全部倾注到戏曲培养当中。”秦晖感慨道,湖北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推动振兴戏曲“大码头”,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支持七年一贯制系统培养,配备30多名专任教师,聘请名家大师进课堂,这在全国范围来看都属罕见。建学院、设专业、育人才,一项项具体措施为戏曲传承与发展“保驾护航”。
跟随秦晖来到湖北艺术职业学院,记者看到,又一批新的小梨花们正在学习楚剧折子戏《推车赶会》,教学老师分别是楚剧名家彭青莲、陈常喜,两位老师分组教学,对学生们的身段、唱腔、眼神,每处细节一一指点。“我每周4次坐公交、转地铁穿过半个武汉城来到江夏,为孩子们上16节课。”彭青莲说,以剧目教学为中心,以戏带功、以功促戏,这些有针对性的技巧训练将为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伴随终身。
扮演《推车赶会》中喻老四的陈坤今年19岁,来自红安楚剧团,已在学校定向培养了四年。“从一开始的懵懂,到练基本功,再到学剧目、登台演出,一步步进入了戏曲艺术的世界。未来希望继续磨练本领,登上更大的舞台。”陈坤说。
演员排练时,由司鼓、月琴、京胡等组成的乐队也在一旁配合。司鼓手黄思源告诉记者,他们这一批学生共29人,大家各司其职,磨合进步,回到红安楚剧团后,就是一套可以直接上台演出的班子。
长期以来,湖北实施“薪火相传·名家传艺”计划,建立“戏曲名家工作室”,注重培养中青年戏曲骨干,分门类举办行当培训班、剧目传承提升班。并联合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举办戏曲编导、舞美设计培训班,联合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举办编剧研修班,通过多年努力,湖北戏曲人才队伍呈现“传承有序、新人辈出”的喜人局面。
高校也是地方戏曲传承的重要阵地。每逢周五晚上,湖北大学艺术学院楼内,总会传来阵阵咿呀的戏腔,稚嫩青涩,乐在其中。这是湖北大学梨园戏曲古风社的戏曲角活动。
不同专业、不同年纪的学生正围坐着,由几位唱功较好的师兄姐领唱,逐句学唱一首《武家坡》。“那苏龙魏虎为媒证,王丞相是我的主婚人。提起了别人我不晓,那苏龙魏虎是内亲……”不论是久浸梨园的老戏迷,还是初入门的戏曲小白,都能跟着旋律简单哼唱,渐入佳境。
“我从大二加入戏曲社团,很喜欢这种单纯又浓厚的艺术氛围,更多地听戏和学戏,长了很多见识,有了不少上台演出的机会。”湖北大学文学院研一学生张君妍说。
社团指导老师、湖北地方戏曲高校传播中心负责人周丽玲介绍,从2008年中心成立以来,社团策划组织了湖北地方戏曲大讲坛、系列戏曲讲座和“520我爱戏曲妆”“戏曲文创工作坊”“高校戏曲联盟”等多项高校传播戏曲活动,取得了地方戏曲和高校素质教育的双赢。
“戏曲新生代是一个横跨戏曲界、高校和新媒体的一代新人,他们的创意与活力能让传统戏曲在新形势下获得生动活泼的发展。如果能建立培养融贯三个领域青年人才的机制,那么对于新时代高校戏曲传播将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周丽玲说。
如今在湖北各地,惠民演出层出不穷,戏曲文化蔚然成风。近年来湖北编制《振兴武汉戏曲“大码头”场馆建设规划》,投资5亿元建设谭鑫培大剧院、投资6亿元建设武汉戏曲艺术中心,打造“戏码头”新地标。洪山礼堂、湖北剧院、武汉剧院等先后完成升级改造,湖北戏曲演出设施跻身全国一流。按照就近就便、方便群众的要求,维修改造京韵大舞台、珞珈山剧院等小型戏曲场馆,建成一批戏曲“口袋公园”。
中国国家大剧院副院长、中国戏曲学院原副院长张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好天赋、好老师、好环境、好机会缺一不可。湖北培养戏曲人才的创新模式,不仅为其他省市戏曲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和思路,也助力全社会形成热爱戏曲、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氛围,真正发自内心的戏曲自信、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