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十周年|走进肯尼亚斯瓦克大坝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3-08-17 17:59:22

  在非洲大陆东南部内陆,肯尼亚阿西河与斯瓦克河的交汇之处,由中国能建葛洲坝国际公司承建的斯瓦克大坝正在峡谷中崛起。看到自己参与建设的大坝,土生土长的当地职工弗朗西斯感慨,自己和当地100多万居民终于可以摆脱缺水的困扰了。

“一带一路”十周年|走进肯尼亚斯瓦克大坝_fororder_图片6

航拍肯尼亚斯瓦克大坝项目 摄影 赵阳 

  肯尼亚斯瓦克大坝项目是中肯共建“一带一路”先锋项目,是肯尼亚实现“2030年远景发展规划”和“四大议程”的旗舰项目,也是肯尼亚当前单体在建的集大坝、供水、灌溉、发电于一体的综合水利枢纽项目。作为重点民生工程,不仅从供水增粮、拉动就业、更新基础设施以及带动产业发展等多方面,为区域整体发展带来积极的经济和社会复合效应,更是让区域内130万肯尼亚居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益处,给当地注入了巨大发展动力。

  改善河流 供水增粮

  肯尼亚斯瓦克大坝项目所在地区气候为热带草原气候,一年分长短两个雨季,整体属于半干旱地区。当地居民主要靠毛驴从河流取水、雨季用水罐收集雨水、从水务公司的流动水车买水三种方式获取水资源,取水耗时、费力、价格昂贵,生活和灌溉用水短缺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

  斯瓦克大坝建成后,储水量可达6.88亿立方米,将有效缓解旱季缺水的情况。充足的蓄水,既让下游居民生活用水变得可控,更为农业灌溉提供稳定的水源,改进土壤耕作条件,缓解食物短缺问题。

肯尼亚斯瓦克大坝全景 摄影 赵阳

  拉动就业 家庭增收

  在项目工地上,为数不多的女挖掘机操作手维多利亚每月可以领到7万至8万先令(约3500至4000人民币)的工资。“我不但学到了技术,还有了稳定的收入。”维多利亚说,这一切都得益于大坝的兴建。

  肯尼亚斯瓦克大坝项目所在地区居民技能水平低、工作岗位少,导致当地社会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当地从业者中,居民从事农业、农产品零售业和基础服务业居多,收入低、或来源不稳定。

  斯瓦克大坝项目开工以来,项目总计为当地提供了约2000个就业岗位,员工属地化率达90%以上。目前,约75%的肯尼亚籍员工来自项目辐射的马库埃尼、基图伊和马查科斯三个地区。斯瓦克大坝的兴建,不仅给他们带来了更高的收入,还让他们掌握了一技之长。项目部为帮助当地员工学习焊接、机械操纵、混凝土施工和绘图软件操作等专业技能提供了便利。此外,当地部分乡村家庭因项目征地获得补偿,他们从一贫如洗到生活相对富足,建了新房,做起小生意,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詹姆斯·基玛图就是受益者之一,他和家人曾因建不起新房,不得不挤在破旧的老房子里。得益于项目建设,他们一家人过上了相对富足的生活。“我最大的一个成就,就是为儿子付清了学费,还把患有自闭症的女儿送进了小学。”詹姆斯·基玛图说。

肯尼亚员工维多利亚操纵挖掘机 摄影 赵阳

  修建设施 帮扶便民

  姆巴正在上七年级,就读于马库埃尼郡卡姆托小学,是学校的尖子生。以前,他每天放学回家后,要拉着毛驴走很远去河边取水,然后再写作业。“现在家附近有了水井,我不用去河边取水了,一家人也不用喝不干净的水,我也有更多的时间来专心学习了。”姆巴高兴地说。

  姆巴家旁边的水井,是项目总承包商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牵头为当地修建的6个水井之一。自肯尼亚斯瓦克大坝项目2018年开工以来,配套的企业社会责任项目也如雨后春笋般落地,除了修建了6个水井,还修缮当地的16所中小学,新建9座医院功能楼和药房,修整主干道路。如今,当地居民已拥有了更好的学习环境、享受到了更好的医疗条件、喝上了更干净安全的饮用水,当地的交通条件也得到有效的改善。

当地居民曾经依靠毛驴取河水 摄影 赵阳

  提供资源 带动产业

  如今,詹姆斯·基玛图抓住项目建设带来的商机开了一个小卖部,他的妻子办了个小农场,一家人搬进了新房,日子越来越好。像詹姆斯·基玛图一样享受到项目建设“红利”的不在少数。项目建设过程中,不但吸引了大量劳动力,促进了消费,还辐射带动了当地餐饮店、民宿、商店和生鲜店等小型经营产业,助力居民创业增收。

  斯瓦克大坝有效促进了当地相关产业发展。得益大坝将带来的充足水源和额外电力,肯尼亚政府还规划了4万公顷土地,用于大面积发展种植业、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为农产品增值,助力区域创收。

  此外,大坝建设期间,周边正陆续建设酒店,政府还规划在大坝建设完成后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地区新产业的发展。(文 赵阳)

位于马库埃尼郡的水井 摄影 赵阳

编辑:李燕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