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荆门市委党校始终把党性教育摆在突出位置,探索开发党性教育“十堂课”,有效发挥了党性锻炼“大熔炉”作用。
构建新时代党性教育课程体系
针对党性教育课程化水平不高、教学随意性大等问题,荆门市委党校在实践中不断推进党性教育系统化,提高党性教育实效。该校聚焦理想信念、党的宗旨、革命传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党风廉政教育等重点内容,打造了入学教育课、理想信念课、党章必修课、警示教育课等十堂党性教育必修课,对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场地、教学评价都制定具体规程,创新“学、看、讲、研、悟”等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
创新党性教育方式方法
该校邀请市纪委领导以案说法,组织纪检、法院、公安等单位的学员深度剖析违纪犯罪原因,组织学员集中观看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片,赴省级警示教育基地沙洋县陈家山监狱进行警示教育,让服刑人员现身说法,将专题教学、现场教学、影视教学、互动教学和实践活动相结合,警示学员敬畏法纪、守住底线、筑牢防线;组织学员到农户家中开展为期一周的“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的“四同”教育活动,让学员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农村发展现状,学会站在群众角度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进一步增强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充分利用红色资源,组织学员赴张文秋故居、漳河工程历史文化展览馆、浏河社区家风博物馆等地参观,引导学员向道德榜样学习,锤炼意志品格;组织学员赴井冈山、红旗渠、红安等地瞻仰革命遗物遗址,聆听革命故事,将实物、实景、实例的丰富内涵转化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思维方式和行动自觉。
理论教育、党性教育与能力培训有机融合
针对党性教育规律认识不足,培训内容系统性研究不够等问题,荆门市委党校坚持系统观念,加强统筹谋划、注重协同推进,在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评价上同步发力。该校将理论教育、党性教育、能力培训三大培训内容贯通融合、相互渗透,坚持把理论教育作为党性教育的基石,把能力培训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载体,注重增强党性教育的理论深度,不断提升学员的能力水平。同时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电视问政等情景模拟教学,以提升学员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
目前,荆门市委党校开发了理想信念教育、党规党纪、“五史”教育、党性教育地方课程4个单元79个综合性专题。该校着力培养教师“一专多能”业务素养,确保重要内容全面覆盖、教学目标全面达成、教学方法灵活有效运用;建立理论教育、党性教育、能力培训相融合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导师点评、教师互评、学员听评等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考评“指挥棒”作用。(文 周玉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