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荆门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荆门市养老领域民生实事工作成效。今年以来,荆门市已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适老化改造680户,新建养老服务驿站17个,全面推行失能特困人员县级集中照护模式。
自2020年启动社区养老服务驿站项目以来,荆门市已建成养老服务驿站191个,其中中心城区87个,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四助”基本服务(助餐、助乐、助浴和助医)和“五助”个性服务(助洁、助行、助学、助康和助办)的养老服务设施。
目前,荆门各地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化运营、属地责任、公益属性”原则,以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为依托,推进全市社区“幸福里食堂”建设,重点满足失能、失智、独居、高龄等群体的助餐服务需求。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幸福里食堂”53个。计划到今年底,各县市区城区社区“幸福里食堂”实现全覆盖,农村社区覆盖率达到30%以上,逐步构建起布局均衡、方便可及的城乡社区助餐服务体系。
荆门市还优先对特困人员和脱贫人口范围内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目前正逐步扩大到城乡低保、低收入家庭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荆门市坚持“一户一策”原则,结合改造家庭实际,量身定制方案,重点针对卫生间、起居室环境及相关设施进行改造,并以每户平均改造标准不低于3000元进行补贴。近三年来,全市共改造完成2061户。
荆门积极推进公办养老机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在全市推广东宝区、掇刀区改革模式,将照料护理、医疗康复、配餐送餐、安全保卫等服务项目整体外包给专业的运营管理团队,实行服务外包等。
近年来,荆门市高度重视养老事业发展,以全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为契机,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力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康养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增进民生福祉。(文 黄正恒 李慧敏)